《钢琴课》表达了成熟女性艾达的“女性觉醒”,巧妙地刻画了幼女弗洛拉的“女性觉醒”。影片对女性感触的描写细腻圆润,心理刻画优美含蓄。
就艺术效果而言,影片达到了一种极致,它以钢琴为载体,使爱的音符成为片中男女主角沟通思想感情的媒介,从而把一个将音乐作为心灵寄托的哑少妇和一个外表粗俗而内心情感丰富的男子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影片以出色的情感想象力,巧妙地展现了弗洛拉与艾达形影不离又若即若离的母女情怀。影片通过微妙的三角关系,含蓄地刻画了弗洛拉欲取代母亲与父亲形成亲密关系的潜意识性心理,从而塑造了一种别样的女性诉说。
扩展资料
《钢琴课》主要剧情:爱达(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 饰)是语言表达上有障碍的女人,她所有的心思情绪全都凭着那美妙的钢琴乐曲飘然而出。
丈夫早逝,她只好带着女儿一起远赴新西兰改嫁给当地的殖民者斯图尔特。当他们到达新西兰的海滩时,丈夫嫌搬运钢琴麻烦,想把它扔在海滩。爱达在海滩边疯狂地弹奏 着钢琴,宣泄着内心的不满与苦闷。
邻居贝因(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听出了爱达内心的苦闷,于是用八十亩土地和斯图尔特交换了钢琴,并请爱达天天到他家来教他弹钢琴,承诺一堂课可以换回一个琴键。爱达欣然同意了。贝因深爱着爱达,通过一节节钢琴课,两人的情感渐渐滋长。
《钢琴课》作为豆瓣评分8.0的电影,它的评分和口碑都是极佳的。我想电影想要表达的无非三点:女性思想的觉醒;人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力;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美与爱的渴望。
一、女性思想的觉醒
《钢琴课》的背景是十九世纪末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欧洲的传统伦理观念很强,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很多,男权主义至上,妇女的社会地位极低。
而法国是最先掀起女性独立思潮的国家之一,从启蒙思想到法国大革命,再到《女权宣言》的发表,女权主义在法国不断地兴起,独立、勇敢、坚韧的新女性形象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和青睐。
《钢琴课》拍摄于1993年,它反映了当时女性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和追求,是一部宣传女性独立的佳作。
女主人公艾达是一个十分有力量的角色,虽然她从头到尾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但是无声胜有声,她从内而外散发出的魅力,极具爆发力和冲击力,像是一种无声的呐喊,带给观众们极其强烈的精神冲击。相信没有人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不会被她身上那种女性特有的力量而震动。
二、揭露了人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力
电影的结局,艾达带着女儿和贝恩斯远走他乡,过上了看似富足又美满的生活。贝恩斯为艾达制作了一截金属手指,虽然不能和真手指相比,但是弹琴时也还算合手。他们搬进了宁静的小镇里生活,艾达开始学习说话,女儿每天也过的非常开心。电影结尾处艾达和贝恩斯甜蜜地相拥而吻,一切看起来似乎都表明了这是一部以喜剧圆满收尾的电影,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丈夫和艾达第一次见面时,丈夫要求将钢琴留在海滩之上,艾达无法反抗,只能站在山崖上对着钢琴行目送礼;在艾达还未爱上贝恩斯的时候,为了换取自己心爱的钢琴,她需要用肉体上的妥协来和贝恩斯做交易。
虽不情愿,但一切看起来似乎别无他法;当艾达对贝恩斯的感情被丈夫发现时,丈夫砍掉了艾达的一截手指,整个过程中艾达没有挣扎也没有哭喊,只是在被砍下手指之后颤抖着倒在了大雨之中;在艾达和贝恩斯终于能够远走高飞,奔着“幸福”而去时,艾达却平静地选择了将钢琴投入海中,企图用这种所谓的牺牲,来换取之后的安宁生活。
这整个过程,其实就是艾达逐渐放弃掉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的过程。这个世界上事与愿违的东西太多,大部分时候,我们都需要在平静中坦然面对苦楚。
三、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美与爱的渴望
整部电影都在围绕着“钢琴”这个线索来讲,而钢琴在电影中,或许便是“自由”的象征了。
对于从小便有语言障碍的艾达来说,钢琴便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所以当她远嫁海岛时,即使旅途艰苦,她也依然要带上沉重无比的钢琴。
钢琴在这个满是愚昧土著的海岛上显得十分突兀,而爱弹钢琴的艾达自然也被大家视为怪人。丈夫在初见艾达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将钢琴遗留在海岛上。
其实就预示着他们两人的心意永远不可能相通,因为丈夫是不懂艾达的。他不明白这个形如棺木的钢琴对艾达的意义是什么而这一点,也正是他最终输给了贝恩斯的地方。
贝恩斯不懂音乐,也不懂钢琴的美,但是他懂艾达,他明白那种渴望自由渴望美好的力量,所以他将钢琴带了回来,将艾达的希望带了回来。
导演把自由和希望具象化,让我们更清晰地感受到人性直面残酷现实时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也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女性在追求自由时的无限激情和伟大勇气。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钢琴课》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也不是简单的婚外恋。他想要讲述的仍然是人内心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构。《钢琴课》是一部偏文艺的电影,但是其中又充斥着吸引人的噱头,所以整部作品给人十分厚重的观感,而这份厚重也让观众深陷其中。
本部电影的女主角艾达是一个有语言表达障碍的女人,她最心爱的玩具就是一架钢琴,因为交流困难,她也没有朋友,甚至远嫁给一个殖民者做老婆。每个人都有抒发情感的权利,艾达也一样,虽然她无法正常说话,但是钢琴的声音便是她的声音。所以,钢琴不仅是一个玩具,更是她赖以生存的喉舌。
所以当他丈夫不能理解她,反而要求她放弃自己生存的意义时,她感到如此绝望。而当邻居被她的琴声陶醉,他们心意相通时,钢琴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心有灵犀,钢琴不是他们仅有的沟通桥梁。而当丈夫砍掉了她手指让她无法弹琴时,他又不能和邻居在一起,那么生存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
个人觉得这部影片所表达的东西是有点争议的,首先《钢琴课》导演想表达的肯定是女性的觉醒or反抗。
女主角的经历比较压抑,从丈夫意外去逝饱受打击失去语言能力到为了孩子生活而改嫁给一个与自已生活、文化完全不适合的男人,这中间的压抑是可想而知的。丈夫的商人思维与她的文艺情调格格不入,片中又安排了两人生活环境不同,有人把他认为是文明与野蛮的文化的对抗。
随后,女主通过与男主角乔治之间通过钢琴而产生的类似交易性质的爱情起源,再到相互爱恋,由这个过程引发出女主对爱情追求的觉醒。霍利·亨特真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演员,她没用一句台词就演绎出女主角的心路历程,让观众感受到她的挣扎改变。但是正是这一个过程,在客观角度来看其实是有一些自私并且违背道德的。改嫁是她自愿的,并且有目的性的,严格意义上来说丈夫并没有对不起她,出轨怎么看都有些太自私。
但是文艺片导演有时候为了想表达的东西,都不怎么在乎道德层面的约束。似乎他们本身就是冲破道德这层约束,想通过女主由向生活妥协选择自已不喜欢的,到勇于追求自已想要的生活喜欢的人。由这个改变,表达女性的思想觉醒。
简·坎皮恩的《钢琴课》是一部完美的女性电影。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部成长电影。这里所说的成长,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从少年世界到成人世界的青春成长,而是一个已然成熟的人,成熟的女性,如何在生存环境和精神世界的冲突中寻求平衡,以获得内心平静的过程。
影片把环境设置为一个幽闭荒芜的海岛,就是为了要让一切沉淀下来。在这样一个舞台上,没有声音,只有旋律,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饱受煎熬,然而把挣扎变做无奈之后,却又沉醉其中的舞蹈。
导演简·坎皮恩曾经这样说:“我对剧本思考越深,就越加明白,必须有一个客体来赋予这个故事以特殊性。在诸多方案里我选择了钢琴,钢琴可以说是人类双手的神秘创造,它是文明的象征。从视觉上说,钢琴与新西兰土著人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照。罗曼蒂克的激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有时我们会为它而活。尽管我相信这并非是完全明智的生活方法,也明白它所带来的结果常常是危险的,但我仍会珍惜它,并且相信它是伟大勇气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