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跨海征东战争的起因、经过、行军走的路线和战争结果是什么?

2024-12-03 02:55: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唐太宗东征高丽国
  从南北朝开始, 高丽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而且频繁出兵犯境,使辽西一带的边民不得安生。为此隋炀帝曾经三次试图征服这个朝鲜王国,结果都没有成功,并在连年征伐的过程中加速了自己帝国的灭亡。
  隋炀帝的灾难性失败,挑战着唐太宗的雄心壮志,他决心收复疆土,完成前人未竟的事业。唐太宗曾公开对大臣们讲:高丽在汉武帝时代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从陆、海两面进攻,高丽将会再度被征服。
  随着中国统一后经济的恢复,唐太宗对征讨高丽越来越有信心。后来长安得到消息,高丽国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强硬派泉盖苏文,在朝廷党派斗争中获胜,并发动政变杀死了荣留王。于是唐太宗向全国发布了一份诏书,宣告:泉盖苏文是弑君者和专横暴虐者,他侵略忠诚的中国藩属新罗,必须受到惩罚。于是唐太宗开始调兵遣将,并于645年春到达前线,御驾亲征,水陆并进。最初进攻一切顺利,夺取了十几座城池,但在攻打安市城时,遇到了高丽军队的顽强抵抗,久攻不克,粮草将尽。唐太宗考虑到将要到来的严冬,不得不命令撤军,这是李世民生前唯一没有获得全胜的战役。但是在唐太宗逝去二十年后,朝庭派出薛仁贵再次跨海东征,一举成功,令高丽国年年纳贡,当年正是唐朝独有的“二圣时期”,皇上李治患病,多数政务由武则天负责。唐太宗再也不会想到,他未竟的事业,至死留下的遗憾,是由一位豪情万丈的女人完成的。
  当年唐太宗东征未果,发出撤军令后,率三千骑回临渝关,就是现在的山海关,在滦县一带与千里来迎的太子相遇,此时,唐太宗所穿的战袍已破旧不堪。太子李治为他献上了新衣,之后途经唐山休整,紧随其后的千军万马陆续而至,在大城山上屯扎。《永平府志》、《大清一统志》、《畿辅通志》、《滦洲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对此都有记载。
  皇帝亲征可算是天大的事情,所以无论唐太宗走到那里,史官们都紧随其后,把天子的一举一动如实记录下来,然后有选择地载入史册。因此李世民所到之处,唐山地区的许多地方,过去没有名称的马上起名,已经有名称的立刻改名。尽管当时更名之后老百姓很不习惯,但更多的是感到荣幸,于是很快就把好消息传播开去。
  相传唐太宗在大城山北侧河岸边负手而立,观赏四周的风景,发现河水清澈,数不清的鱼儿在里面怡然游动,不由一时兴起,于是命侍卫放线垂钓,此后这里便称为“钓鱼台”,名称沿用至今;另有一次,唐太宗带领侍卫巡视,走到大城山东一公里处,感觉身上湿热,于是卸甲休息,侍卫们把铠甲放在山丘上晾晒,此后这座山就称作“晾甲坨”,后来又演变成“亮甲山”,现在则称为贾家山,目前在唐山钢铁集团公司院内。
  李世民的足迹
  《滦县志(卷二地理河流)》记载:“曹妃甸在海中,距北岸四十里,上有曹妃殿,故名。”相传当年唐太宗曾在此演练水军,随李世民东征的有位妃子叫曹娴,聪慧睿智,姿容秀丽,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琴棋书画皆有妙处,她一路陪伴唐王赋诗、对弈,颇慰唐太宗每日里鞍马劳顿,因此李世民非常宠幸她。可是由于曹妃体质虚弱,竟然身染重病,虽然经随军太医百般调治,仍呕吐不止,后来死于岛上。唐太宗痛失爱妃,遂下旨在岛上建三层大殿,塑曹妃像,赐名“曹妃殿”。
  乐亭境内有处海岛叫十九坨,也称石臼坨,有唐太宗驻跸“十九坨”的传说。相传李世民见岛上风光神奇,特别是在北方极难见到的菩提树,居然在这个岛上比比皆是,让他想起唐朝初年,禅宗五祖弘忍选拔接班人的时候,慧能和尚言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凭借这首开悟诗,慧能成为禅宗六祖。于是李世民把这个岛改名为“菩提岛”,现在已经成为乐亭县著名的旅游胜地。
  菩提岛隔海相望,有一个翔云岛。相传当年唐王李世民曾在此巡察时,看见一眼水井,忽然感觉口渴。于是部下找了一绳索,将水桶系下,但是水太深,够不着水面,众人急得够呛。正在无计可施之际,只见大将薛礼上前,双手扣住井口的石沿,大喝一声,“起”,一口井竟然被他搬起,将井斜放在地上,顿时一股清泉流出,让李世民喝上了水,这当然是一个半神话的传说,直到现在,扳倒井上薛礼的手印还依稀可见。
  由于唐朝军队十几万人马驻扎在唐山地区方圆几百里的范围内,于是便出现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迁安城东三里,原有一条水深齐腰的河,因为距离县城三里故得名“三里河”。传说唐王李世民征东时路过这里,军士和战马喝到清冽甘甜的河水后,精神倍增,李世民见状,说了一句“真是铜帮铁底饮马河”。因此三里河受了钦封,又名“铜帮铁底饮马河”。由于迁安铁矿丰富,故李世民征东时,在这里开设了许多铁匠铺,以备军须,直到现在,近安的铁匠铺仍然很多,而且有了铁匠营村。
  迁安市东十五公里处有一处山涧,相传唐太宗曾率部在此演习马术,于是这里称为“三跳涧”,涧旁还有试剑石;在滦县西百里处,唐太宗曾在此演习擂鼓御敌,故称为“擂鼓台”;在滦县城南二十五公里处,唐太宗曾在此设假粮库诓敌,故此称为“谎粮坨”;在玉田县城东南十公里处,相传唐太宗巡察时遇雨,随行将士衣甲尽湿,于是晾甲于此,故名“晾甲店”,就是现在的亮甲店。另外唐朝军队出于屯兵和积粮的需要,在唐山一带修建了许多城池和要塞,使这片区域出现了勃勃生机,让各地迁来的人们有了生活的家园。如“平安城”,现在的遵化平安城;“万年城”,现在的迁西三屯营;“马城”,现在的滦南县马城;“平州城”,现在卢龙境内…… 你可以从中找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