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1:明·毕魏《三报恩·骂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典2:《朱子语类》:“那不关痛痒底是不仁。”
典3:冯德英《迎春花》:“这次清算对蒋殿人来说真可谓牛身失毛,无足轻重。”
典4:《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
典5:《国语·周语》: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典6:陈白尘、贾霁《宋景诗》:”这些跳梁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
典7:《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著名的夜郎自大)
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此类典故当有更多
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