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师支妙招:如何教宝宝正确如厕

2024-12-04 21:06: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如厕训练”是每位家长育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件大事儿。对孩子来说,学会自己如厕,在成长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因为不懂,多少父母为了孩子大小便这些屎尿屁的事儿烦恼不堪……多少孩子因此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如厕训练”,给孩子提供观察模仿和学习的机会。

许多父母提到孩子如厕训练,就觉得是个很艰巨的任务。甚至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如厕,以至于孩子不到1岁就开始训练了。也有父母,因为觉得如厕这个事儿很棘手,干脆就想着往后推一推再说吧。

事实上,所谓“训练”,并非真的要通过专门的培训去学会上厕所,而是自然而然地,帮孩子通过模仿去学习如厕。所以,如果早期父母不做好示范,比如家里是男孩,但父亲缺乏示范,家里都是女性抚养人在陪伴孩子,那么男孩子最容易学会的就是女性如厕的方式。正如此家里有哥哥姐姐做榜样,孩子的如厕训练就相对会容易很多。

当然,男孩子刚开始的如厕训练,的确要和女宝一样,都要先学会坐、蹲。但是很快,就要进一步帮男孩子区分大小便的不同如厕方式。若孩子已经养成了不太恰当的如厕方式,那么大人就需要从头做示范,逐渐让孩子明白正确的方式,并及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否则孩子进入幼儿园,就容易被其他孩子嘲笑,从而影响孩子的自尊。

二、如厕训练前,请确保孩子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准备。

孩子如厕的学习,就像当初学走路、学说话一样,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如果孩子还不会蹲下这个动作,还不能在儿童坐便器上坐稳,甚至还听不懂大人的引导语具体什么意思,那么自然无法顺利地进行如厕的学习。

有数据显示:越早开始如厕训练的宝宝,其训练期越长。绝大部分宝宝是在2岁4个月左右完成的白天训练,到3岁左右完成夜间训练,并且男孩所花费的训练时间要超过女孩,正如女孩子在很多方面都会比男孩看起来早熟。

所以,如厕训练前,请确保孩子有一定的准备,包括生理和心理。

生理方面的信号,一般如下:孩子一天中,尿布可以保持2个小时以上的干爽,说明他们对自己膀胱有一定控制能力了;孩子动作协调,可以自己脱裤子,能够坐上马桶等。

心理方面的信号:孩子要尿尿会有特别的停顿、动作或者语言表示了,说明他对自己的尿尿有意识;平日想要自己做些事情,有独立意愿;能够听从大人的引导,并且对大人上厕所表示出注意和兴趣等。这同时也要求,与孩子同性的大人,应该要多带孩子一起如厕,并且大方地向孩子展示正确的如厕方式。

如果时机还不成熟就给宝宝进行如厕训练,宝宝会有不适感。所以,如厕训练时,遇到孩子抵触或者负面情绪,甚至是不配合、或者出现反复尿裤子等问题,大人都不能苛责,应该放缓节奏,避免给孩子带去不好的如厕体验。

大人对孩子的如厕训练不要太过于严厉了。孩子还没有做好准备,大人的严厉更会加重孩子的挫败感。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恐惧或是厌恶,让如厕训练变得越来越困难和严重。所以这时可以暂停一段时间进行如厕训练,停止批评,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进行积极引导,这类引导包括讲故事,读绘本,还可以带孩子去购买马桶坐垫、给孩子买内裤等方式,暗示孩子长大了,鼓励孩子去尝试正确的如厕方式。每次孩子如厕出错,只是给予平静的言语上的引导,简洁明了地告诉孩子该如何做就好。

三、孩子故意忍着不去厕所?可能肛欲期来了。

不少妈妈都问:孩子明明是有便意了,可是就是忍着,小脸都红了,还是不上厕所,为什么呢?

当孩子出现故意忍住不尿、不拉粑粑,可能表明孩子进入“肛欲期”了。对“肛欲期”的孩子来说,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会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体验。孩子可能体会到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感,也可能与性萌芽有关。这是孩子心理发育的正常现象。一般弱化处之,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的。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给孩子用药或总是督促孩子解便,过于关注这个事情,就会让孩子有压力,甚至是羞耻感,反而会增加孩子排便的难度。

四、引导如厕的过程中,请避免态度和方式太过强硬。

关于孩子如厕,父母都应该有一个观念:如厕训练是一场“持久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十几个月。中间可能经历反复。所以,我们需要摆正心态,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多采用积极鼓励的方法,而不是消极强硬的方式。

有的父母过于心急,不顾及孩子的意愿,只是简单粗暴地强迫孩子固定时间坐马桶;有的父母过于严厉,孩子拉不出来或拉在外面就打屁股;还有的父母说一些讽刺、威胁的话,想让孩子从心理上产生内疚感从而重视这件事。这些不恰当的态度和方式都可能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压力。

有的孩子没有处理这种压力的能力,就会逃避,就忍着憋一个星期都不上厕所。有些孩子比较脆弱,这个问题或许会长远地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评价、自信心建立等等。

五、掌握孩子如厕训练的6个技巧。

1、正确的时机

一般而言,孩子2岁前后尝试如厕训练都可以,但也有的宝宝也许到4岁可能心理上才准备好。所以,要观察宝宝是否具备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条件,是否愿意模仿大人上厕所的习惯。不要在他准备好之前给他施加压力。

2、健康的饮食

给孩子的饮食结构一定要健康。蔬菜、水果和水的摄入要多注意,防止孩子消化不良和便秘的发生,可以适当给孩子做一些抚触,帮助胃肠消化。

3、规律的作息

孩子的作息时间要尽量规律,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玩。作息规律了排便一般也会比较规律。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为贪玩就将上厕所的时间无限推延。

4、积极的态度

当孩子偶然做到了哪怕很小的一步,比如主动告诉家长要撒尿,或主动坐便盆的时候,要夸张地给予鼓励表扬,让孩子有动力继续。如果孩子暂时还做不到,没关系,放轻松,慢慢来,下次再试。不要批评打骂,不要负面威胁,更不要挖苦讽刺,将这件事看做最自然的事情来对待。

5、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开始给孩子如厕了,一般可以尝试这样一个流程:

首先购买适合孩子的漂亮的便盆或儿童马桶圈,确认孩子的双脚可以踩地坐稳。然后让孩子先不脱裤子坐在便盆上,可以每天一次,让他习惯这种感觉。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要强迫,一周或一个月后再试试看。

接下来,大人如厕的时候,带孩子一起。让孩子不带尿布坐在马桶上,并且跟他解释,脱裤子蹲在马桶上厕所是一种大人的行为。同时,让孩子自己冲水,自己穿裤子、洗手,体验这个过程。在孩子玩的时候,便盆可以放在旁边,告诉他如果需要可以用。

如厕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用最平和的态度来跟孩子一起经历就好。如果中间出现反复,比如明明已经学会自己尿尿或拉粑粑在便盆里了,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又拉尿在裤子里了。这是很正常的。不用表现得太惊讶生气,或者开始大讲道理。孩子的逻辑很简单,并不需要太多道理,他们也并不能从父母生气的情绪里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白天的如厕训练搞定后,进入夜间训练

当孩子能够白天不尿裤子,且懂得上厕所了,就可以尝试训练孩子夜里睡觉不穿纸尿裤、不用尿布。睡前提前告诉孩子,夜里要尿了就告诉妈妈,妈妈陪他去如厕。中间可以用一个隔尿垫作为过渡。

如果试了几个晚上,发现孩子还不能憋住尿,就再给他带上尿布,但别对此有指责。只要告诉孩子,等他稍微再大点就好了,到时候咱们再试试。如果在你的尝试时间段里,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孩子都能憋住尿,那就说明孩子很快就能戒掉尿裤了,只需要再坚持下。

记得睡前少喝水。当然,孩子7岁之前夜里尿床都属于正常的。请不要因此给孩子压力,更不要逢人诉说。请给孩子留够时间长大,同时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