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庄子》一书所探讨的核心是人生问题,它所关注的对象是人,是人的生存状况和人生自由,因而这种学说本身即带有浓厚的文学特质。它是一种诗化的哲学,或者简直可以称之为哲理的诗。
二、意出尘外的想象
《庄子》一书向来以奇幻而丰富的想象著称。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庄子善于“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其作品具有“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特点。庄子在书中展开葱茏的想象力,创造了光怪陆离,波诡云谲的艺术世界。全书首篇的《逍遥游》,一开头就展示了一幅鲲化为鹏的宏伟景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据《尔雅·释鱼》,鲲本是“鱼子”,但庄子偏把它写成不知几千里长的大鱼,还能化作展翅云天的大鹏。《庄子》书中,几乎随处可见这种出人意表的想象。
三、异采纷呈的寓言故事
郭沫若在谈到庄子的文学成就时说:“庄子固然是中国有数的思想家,但也是中国有数的文艺家。他那思想的超脱和精微,文辞的清拔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两。他的书中有无数的寓言故事,那文学价值是超过他的哲学价值的。”(《沫若文集》卷十二《今昔蒲剑今昔集》)闻一多在《古典新义·庄子》中也说:“寓言本也是从辞令演化来的,不过庄子用得最多,也最精;寓言成为一种文艺,是从庄子始的。”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到了庄子寓言的巨大成就并给予高度重视。
四、洸洋自恣的文章形式
《庄子》散文的章法自由灵活,变化多端。有些作品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篇章结构,全篇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洋洋洒洒地展开论述。还有的作品仍保留了对话体的特点,篇中通过一些相对独立的段落,从不同角度表达相对集中的观点。庄子纵恣不傥,恢奇多智,他不屑于按固定的程式去组织文章,而喜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文中忽而议论,忽而譬喻,忽而叙事,纵横驰骋,变化莫测。他常常连缀多则寓言与对话,而故意将行文线索隐蔽起来,使人如入九曲迷宫;文章跌宕开阖,曲折有致,段与段之间似断实连。不仅一篇之内起伏变化,篇与篇之间也变化多端,各不相同。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说:战国诸子中,“文辞之富美者,实唯道家”,而在道家之中又当首推庄子。他那古今独步的文笔不仅陵轹于战国诸子之上,而且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