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家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诸多家庭因素中,父母的职业因素、父母的婚姻质量、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所在地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共同构成了相互联系的影响因素。在对内蒙古地区1200名大学生的调查(采用sCl-90问卷,有效问卷1082份)中发现:父母亲不同
职业的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见表1、2)。
1 父母职业因素所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
本次选取学生父亲不同职业的例数为农牧民
260例、工人275例、干部216例、教师122例、
其他(城市无业、个体或父母已逝等)109例(共计1082例);母亲不同职业的例数为农牧民476例、工人194例、干部77例、教师96例、其他
177例(共计1020例)。
父母亲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心理学问题较多,高达43172%,其余依次为干部职业34125%,其他26190%,农牧民21133%,工人职业最低
1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