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和sti之间永远的很难作出选择,国内大部分车友都没机会试过两部车,基本是人云亦云,但是开头讲话的那个人就是错的。 evo完全是靠电子系统整合出来的极限,一点乐趣都没有,通过前后电子差速器,把动力传输到需要的轮子,就是说---有时车是1个轮子提供动力。 sti完全靠机械整合出来的极限,虽然会比evo慢,但是人可以很好感觉到车的状态。不像evo,只要把好方向,踩油,就算弱智都能开快。开好sti还是需要技术。 wrx vs evo,完全没可比性。我的话选bmw,应为已经有了wrx. evo和wrx都只是玩具。 bmw做到了luxury和操控 给你些数据: 斯巴鲁翼豹 WRX 2.0 车型结构数据类 车厢形式 承载式->三厢 车身材料 钢板 长4405 宽 1730 高1440 轴距 2525 轮距(前) 1485 轮距(后) 1480 最小离地间隙 155 乘员数(包括驾驶员) 5 车门数(包括后车门) 4 行李箱容积 401 油箱容积 60 风阻系数 0.28 车型动力底盘类 发动机小类 发动机型号 EJ205 排量 1.994 发动机放置位置 有 最大功率 165/5600 最大 最大扭矩 300/4000 最高转速 7000 气缸数 4 气缸压缩比 8.0 增压型式 涡轮 升功率 82.5 缸体材料 全铝 缸盖材料 全铝 比功率 0.1204 排放标准 欧III 厂家建议使用燃油标号 98#及以上无铅汽油 燃油供给方式 多点电喷 三元催化器 有 EGR(废气再循环) 有 变速器小类 变速器形式 手动 排档位置 地排 档位数 5 主减速比 3.900 分动器类型 全时四驱 中央差速器锁 无 前桥差速器锁 无 后桥差速器锁 无 悬架小类 前悬架 多连杆独立悬架 后悬架 多连杆独立悬架 减震器类型 液压 车身高度可调功能 不可调 驱动方式小类 驱动方式 全轮驱动 动力转向小类 助力转向方式 有 转向器类型 齿轮齿条式 其它 无 制动方式小类 前制动器 盘式 后制动器 盘式 手刹位置 前排座椅中间 性能参数小类 最高车速 232 100公里加速时间 5.9 100公里制动距离 112km/h-0->40.71 最小转弯半径 11.0 最大爬坡度 57.7 整车整备质量 1370 最大接近角 25 最大离去角 23 涉水深度 --- 经济油耗 城市->12.7 满油行驶里程 540 三菱LANCER EVO IX 2.0 车型结构数据类 车辆代号 CT9ASNDFZL 车厢形式 三厢 车身材料 铝材 长 4490 宽1770 高 1450 轴距2625 轮距(前) 1515 轮距(后) 1515 最小离地间隙 140 乘员数(包括驾驶员) 5 车门数(包括后车门) 4 前排腿部空间 - 后排腿部空间 - 第三排腿部空间 - 后备箱开口宽度/离地 - 行李箱容积 暂无 车型动力底盘类 发动机小类 发动机型号 4G63 发动机生产厂家 日本三菱 排量1997 发动机放置位置 前置 最大功率 206/6500 最大扭矩 355/3500 气缸数 4 气门数 16 气缸排列形式 直列 缸径 85.0 行程88.0 气缸压缩比 8.8:1 增压型式 涡轮增压 升功率 103.15 缸体材料 全铝 缸盖材料 全铝 活塞材料 全铝 比功率 0.2572 电子油门 有 排放标准 欧IV 燃油种类 汽油 厂家建议使用燃油标号 97号 燃油供给方式 多点电喷 冷却系统 水冷 发动机装饰盖 有 遥控点火 无 发动机特有技术 DOHC MIVEC 电子限速器 暂无 三元催化器 有 EGR(废气再循环) 有 变速器小类 变速器形式 手动 变速器型号 暂无 变速器厂家 暂无 排档位置 地排 变速器挡位显示 无 档位数 6 分动器类型 无 中央差速器锁 有 前桥差速器锁 无 后桥差速器锁 无 速比1挡 2.909/2挡 1.944/3挡 1.434/4挡 1.100/5挡 0.868/6挡 0.693/倒挡 2.707 桥速比 暂无 悬架小类 前悬架 倒立式麦花臣臂杆 后悬架 配备稳定器杆的多连杆装置;铝制悬挂臂 减震器类型 液压 车身高度可调功能 不可调节 驱动方式小类 驱动方式 全时四驱 动力转向小类 动力助力转向功能 有 转向调节方式 根据车速 助力转向方式 电动 转向器类型 齿轮齿条式 制动方式小类 前制动器 通风盘式 后制动器 鼓式 制动方式 液压 手刹位置 前排座椅中间 性能参数小类 最小转弯半径 5.9 整车整备质量 1380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