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儒家重民思想的完成者,后世的重民思想始终并未脱离孟子重民思想的基本框架.孟子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完整、系统的重民思想体系,将先秦时代重民思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重民思想中民贵君轻、利民富民、教化百姓、取信于民的成分也多为后世所吸收和转化,成为有益成分.汉代的陆贾以儒家的仁义学说为主,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董仲舒的重民思想在对传统孔孟思想加以集成的基础之上,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指出要限制君主权力,重视民众地位,特别是他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中日趋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源于统治者不能实行仁政德治,他还主张限制土地兼并,保证民众生存.唐代的柳宗元主张以儒家的仁政德治来治理国家,实现“以尊天子,以和百姓”(《非国语·宰周公》)的社会理想,他要求当权者体民情,改善民生,兴利除弊,重视民众在国家发展和政权稳定中的作用.这些例子不胜枚举,突出地说明了孟子重民思想对后世的广泛影响.
景海峰: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离不开孟子
“《孟子》这本书是我们中国人必读的书里的其中一本。”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景海峰首先强调了《孟子》一书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我们一般所说的儒家思想、儒家文化,都离不开《孟子》这本儒家经典。“另外,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尤其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核心价值理念,都和《孟子》一书的关系非常密切。有许多话头差不多都是从这里起源的。也就是说,在《孟子》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找到在后来两千多年中国思想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些话题。”
宋以后孟子的地位才慢慢上升
一般讲儒家,代表就是孔子和孟子,而且“孔孟之道”这个说法从宋至今最为常用,讲儒家就是讲“孔孟之道”。但在景海峰看来,孔子和孟子实际上并不一样,除了他们的风格、文字或义理的差别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孟子在很多地方都发展了孔子所提出的一些想法。“在《论语》里面,我们看到一些闪光的思想,但孔子并没有充分展开。到了战国中期,社会的变革更加剧烈,孟子所体会到的那种局面可能在春秋晚期还没有出现过,且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故孟子的一些想法和说法就跟孔子有所差别。”
景海峰介绍,从历史上来看,在唐以前孟子的地位实际上是有限的,唐以前的书里讲到儒家传统时,一般是说“周孔之道”,即以周公和孔子做代表。而到唐晚期,尤其是宋代以后,孟子的地位才慢慢上升,变得越来越重要,故“孔孟之道”之说法,即把孔子和孟子放在一起,实际上是比较晚的。“其中除了孔孟的风格存在差别之外,主要从思想义理来讲,比如孔子对人的理解,只有一个大概的说法,就是以‘仁’来讲人性,对人性的解释比较模糊,而对人性更复杂或更多面的问题并没有展开论述。所以,后来讲儒家的人性思想或对人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思想资源是从孟子那里来的。”景海峰说,又如孟子讲的“良知”,这个概念后来在儒家的谱系里面非常重要,成为儒学发展的一大主流。“包括我们今天在讲传统的时候,有些大道理不一定说得出来,但人人都觉得人应该是有良心和良知的,这个观念从孟子之后成为中国人生命世界里面非常深厚的根源,所以我们为人处世、待己待人,内心总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是做人最起码的道理,是做事的基本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