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另类”的诺奖得主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著名、学术声望最高的奖项。如果有人通知你,你获得了诺贝尔奖,你是什么反应?普通人肯定会大脑空白、激动、兴奋,进而在欣喜过后盛装出席颁奖仪式。但是就是有那么“另类”的人,面对如此殊荣不屑一顾。
法国当代著名文学家让 保罗 萨特就是这样“另类”的人,当他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即刻对外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此奖项,理由很简单: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最“省事儿”的诺奖得主
大家都知道科学家很忙,但上面这位胡子哥,居然忙到连诺贝尔奖领奖都要省掉。
1901年,X射线发明人德国科学家伦琴收一封来信,信中邀请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位教授随即回复了一封出人意料的回信。
信上说:斯德哥尔摩路途遥远,需向校长请假才行,麻烦得很,将奖牌与奖金寄过来行不行?瑞典的答复是:奖牌不能寄,还是跑一趟吧。伦琴无奈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但他领到奖金与奖牌后就即刻打道回府,连获奖后例行的讲座也取消了。
最“巧合”的诺贝尔奖
中国有俗话说“上错花轿嫁对郎”,那你见过“用错药治对病”的巧合吗?诺贝尔奖史上就有这样的巧合。
1934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医学工作者惠普尔、迈诺特和墨菲,表彰他们在发现用生牛肝可治愈恶性贫血事件上做的突出贡献。
但事实上该三位医学工作者的研究并非针对恶性贫血,而是缺铁性贫血,奇怪的是,即便如此,他们的工作依然有成效。原来牛肝中就富含缺铁性贫血所需要的铁,又富含恶性贫血所需要的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