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闪闪的红星》,影片讲得是潘冬子与土豪劣绅斗智斗勇的故事。
影片中的主角潘冬子是一名机智勇敢的儿童团员,他热爱共产党,热爱红军,他一心想做一名红军战士,戴上有闪闪红星的军帽。当时的红军正处于敌人的围剿中,潘冬子的爸爸也随着红军大部队转移了,当地的土豪劣绅又回到了村里,继续欺压老百姓,而且封锁红军与老百姓之间的运输线路。潘冬子得知红军处于缺粮少盐的危难时刻,他充分发挥了儿童团员的机智和勇敢,将盐溶于水中,再把盐水渗入布衣中,成功地通过了敌人的哨卡,最终为山上的红军提供了急需的食盐。影片中,土豪劣绅囤积大米,想把粮食偷偷地运给敌军,潘冬子又用了偷梁换柱的办法,引得老百姓们成功地抢夺了敌军的粮食。
通过观看影片,让我了解到当时的儿童团员开展敌后斗争的艰难和困苦,展现了他们那种为了革命,为了红军,不怕吃苦,不怕敌人,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联想到我们现今美好的生活,是多么来自不易啊!那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当时的儿童团员处于非常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还要与土豪劣绅斗争,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与学习比那时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我们更应该加以珍惜。
《闪闪的红星》是部老电影,是爸爸妈妈小时候就看过的红色电影,这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影片。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非常突出。
影片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在黑暗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
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红军撤离后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
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看完这部影片,我浑身热血沸腾,我被潘冬子那种英雄气概所鼓舞,被红军战士那种不畏牺牲的精神所感动。当看到潘冬子的母亲被活活烧死的情境时,我也伤心的流下了眼泪。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多少个英雄前辈的鲜血换来的呀!我们都应该向革命小英雄潘冬子学习,学习他的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当然我们现在的生存条件太好了,根本不用经历他那样的磨难。但是我们要在好的条件下好好学习,不能浪费我们的大好时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潘冬子那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国际法igjpsiougbdhgfnisyaUFVG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