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和冬至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2024-11-23 01:50:0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当然不一样了,区别大了,这两个根本就不是一个节气。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其中冬天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立冬和冬至分别指的是两个节气,不过都是冬天的节气。

1、立冬和冬至的日期不同

立冬一般是在每年公历11月7日到8日之间,而冬至则是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到23日之间。这两个节气差了一个多月,在时间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立冬是连接着秋天的,霜降之后天气逐渐变冷,然后很快就会迎来立冬。对于广大北方人来说,立冬其实并没有那么冷,和霜降时差别不是很大,这是一个过渡的阶段。

而冬至是一年的冬天过到了一半,这预示着每年最冷的时候要到了。冬至基本上就进入特别冷的时候了,每年的数九天就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算起的。

2、立冬和冬至的气温差别比较大

上面也说了,立冬其实是秋天到冬天的过渡阶段,人们虽然感觉气温下降了,但是每天尤其是中午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到秋天的温暖的。就拿我所在的北方来说吧,一般立冬时我们这里每天的最高气温应该是在零上十度以下、零度以上。这个温度白天的时候其实算不上特别冷,尤其中午太阳比较好的时候还是挺温暖的。

冬至就是数九天的开始,到了这个节气温度一般都会降到零下,白天最高温一般也就是零度左右。而且冬至之后气温会越来越低,一天比一天冷得厉害。

3、立冬和冬至昼夜长度不同

我们小时候应该都学过,每年有两天一个是白天最长的,一个是白天最短,这两天一个是夏至、一个是冬至。冬至这一天是每年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之后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长。

而立冬时,相比较起来比冬至那天的白天时间要长一些,从立冬到冬至昼夜长度差别越来越明显。

很多人混淆了立冬和冬至其实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两天都是要吃饺子的。其实对于北方人来说,每一个节日都恨不得吃饺子。而立冬和冬至这两个节气名称又有些像,有些生活在南方节气不分明的人就搞不清楚其中的差别。

其实二十四节气主要也是北方人在用,黄河流域越往南气候变化越不明显,他们很少能用到这些。

回答(2):

立冬和冬至不一样,区别具体解释如下:

一、时间不同

一般立冬是在11月,冬至是在12月。

二、气候特点不同

立冬气温下降快冷空气临来,中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

冬至南方温度只有6℃至8℃左右,开始“数九”的第一天,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

三、民间习俗不同

立冬补冬:饺子、鸡鸭鱼肉、羊肉炉、姜母鸭

冬至进补:饺子、赤豆糯米饭、九层糕、冬节圆

扩展资料

冬至的习俗

1、祭祖: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

2、吃冬至团:在南方一些地区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3、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

4、用九层糕祭祖: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5、喝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回答(3):

不一样。

有以下5点区别:

1、概念不一样。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2、时间不一样。立冬在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冬至则是每年公历12月21或22或23日。

3、代表寓意不一样。立冬表示冬季开始,万物自此闭藏;冬至代表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4、太阳位置不一样。立冬时,太阳位于黄经225°;冬至时太阳到达黄经270°。

5、气候特点不一样。立冬后由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过渡;冬至后气温呈现低温。

回答(4):

立冬是冬天的开始,农作物收割要收藏起来,立冬公历一般是11月7号左右。
冬至到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了,冬至一般在公历12月22日。

回答(5):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