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人体质和病情综合决定的,年纪比较大身体素质比较差,或者严重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不适宜做手术!
第2是经常胆囊部位炎症急性发作的无论结石多大,只要确定是结石引起的最好做手术,一般是切除胆囊,这样防止复发!
胆囊结石服药效果并不怎么理想,如果平时觉得没多大症状,可以不用管它!
饮食注意:生活规律,不适易吃的太饱,少吃油腻,高胆固醇的食物,蛋黄油炸食品,戒烟酒,减少复法几率
这个病毕竟是比较缓慢的,有的病人几十年都有胆结石也一样生活着,但结石越大病情越久,发生炎症的几率肯定是越高,具体要不要做手术,得看自己家庭条件和病情综合分析再做权衡,如果你几年都不发一次炎,或者说平时疼痛症状次数很少,完全可以忽视该病的存在,但你要定期去医院体检,这样结石具体有没长大,长了多大有个基本了解
什么人适宜手术治疗?
1. 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胆绞痛的胆石症患者。
2. 急性胆囊炎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加剧,胆囊肿大且紧张度较大者。
3. 胆石较大、胆管狭窄,俄狄氏括约肌纤维化以及排石汤、针灸治疗效果不佳且症状加重者。
4. 胆结石并发急性感染者。
5.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哪些病人应采取排石疗法?
1. 肝内、肝外胆管里有许多小结石,手术难以取净者。
2. 胆总管结石直径小于2厘米者。
3. 胆囊结石直径小于l厘米,胆囊功能较好者。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采用排石疗法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须严密观察病情,因为有极少部分患者可能在排石过程中,结石下移至胆总管开口处嵌顿,引发重症急性胆管炎,病情变得复杂,临床处理比较困难。
治疗胆结石方法:
1. 胆囊切除术--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一直是胆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法,效果肯定,但近年来受到了新的手术方式的挑战。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的手术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方法是通过中上腹部3--4个小孔来完成手术,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恢复快,术后3--5天即可出院。但胆囊炎症及其周围病变严重者不宜采用此法。
3. 纤维胆道镜和微创技术进行胆囊取石术--该法对部分胆囊功能和结构良好的患者或年老体弱而无法耐受大手术者,有一定益处,但长期随访发现少部分患者术后可再生胆结石。
4. 其他治疗方法--胆结石的非手术疗法很多,包括药物排石、激光碎石或灌注接触性溶剂溶石等。
无症状静止型处理:
对无症状静止型胆结石的处理国内外有两种观点:
1. B超监测,定期复查。一旦出现症状或有新的病变出现,如胆囊息肉样病变,则应采取手术治疗。一部分长期甚至终身不出现症状的患者,可以不进行治疗。
2. 预防性手术切除。原因是,大约有50--70%的无症状型胆结石患者迟早会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如胆囊积水、胆囊积脓、胆囊穿孔、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诱发胆囊肿瘤等。
再则,随着病人年龄的增长,其他并存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也相继袭来,使正规的手术治疗往往难以施行,这使得本来不难处理的胆结石病变得十分棘手。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指征应适当放宽。
胆结石饮食宜忌:
1. 多摄取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完全谷物等。
2. 限制胆固醇的摄取量。绝对不吃内脏、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3. 多补充维生素K,如:菠菜、花椰菜等都有丰富含量。
4. 禁食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马铃薯、甘薯、豆类、洋葱、萝卜、汽水饮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可等。
5. 牛奶只限于饮用脱脂奶。
6.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黄绿色蔬菜。
7. 烹调食物少用煎、炸,多采煮、炖、清蒸的方式。
8. 禁食脂肪含量多的高汤及美乃滋。
9. 口味尽量清淡,调味料应有所节制。
10. 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
胆结石的形成与不良的习惯关系密切,常见的原因有:喜静少动、身体肥胖、饮食过量、不吃早餐等
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可先观察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