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有人考证过,日语里的太君一词的原意跟抗日战争没有关系,日语里的意思跟汉语原来的意思一样:对年老并且有一定地位的女性长辈的一种尊称,如《杨家将演义》里的“佘太君”
那么,为什么抗日剧里会有那么多 太君 的叫法呢?
最大的可能性是:当时受奴役的中国人见到凶神恶煞的鬼子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就试着叫队长,就像犯人都叫狱卒为“政府”一样,而“队长”的日语发音是 たいちょう (taicho),极像汉语的“太君”,日本鬼子又能听懂,久而久之,就以讹传讹真成了 “太君”
至于米西米西就比较好想像:日语的饭叫 めし (meshi) ,鬼子饿了,向百姓要吃的,语言不通,但出现频率最高的无非是 饭、饭 的发音,久而久之,吃饭就成了咪西了
以上都是别人考证的结论,姑且信之。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所理解的含义的“太君”、“咪西”两个词,在日语里都没有,也没有一般的日本人能听懂或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