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所谓乌龙茶清饮法就是使用冲泡绿茶的方法和器具来冲泡乌龙茶,这种方法很适合现今流行的铁观音茶品。和传统的工夫茶法相比较,乌龙茶清饮法有很多特点和变化,下面作一些简单介绍。 首先是投茶量的改变。传统铁观音投茶量以容器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为合适,无论用孟臣罐还是盖欧,茶叶张开后恰恰能满撑杯盖,而香气已经满溢茶室了。如今的铁观音投茶量应该少一些,根据我个人经验,以容器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为合适,茶叶张开后恰恰能抵到杯沿,这样有益於香气、滋味的酝酿。 其次是茶器的变化。安溪地区冲泡铁观音一般用盖瓯(俗称盖碗--笔者注),不仅能发茶品真香、真味,中间还可以翻瓯,这样有利於茶叶充分冲泡。现在的铁观音除了用茶瓯冲泡外,也可以用紫砂壶,也可以用普通瓷杯、玻璃杯,我个人的感觉以紫砂壶为最佳。如果是在办公室,当然以玻璃杯最为便捷和实用了。可以准备两只玻璃杯,一只用於冲泡,一只用於品饮,茶汤冲泡好后立即过滤入品饮杯中,不使茶汤有焖熟感。 再就是水温的掌控。冲泡传统铁观音以三沸水为最佳,而且还要淋壶以增加温度,这样才能逼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如今发酵程度很轻的铁观音就不适合这样高水温了,我个人的经验,水温应该以90度最为适宜,这也是办公室里普通饮水机的水温。 从茶叶历史发展过程分析,我国茶叶冲泡方法一直随着茶品发展而变化,从唐代的煎茶法到宋代的点茶法,从明代初期的烹茶法到清代早期的撮泡法,再到近代流行的冲泡法,都是因为茶叶的生产加工方法变化了,冲泡方法也随之改变。乌龙茶清饮法的出现,也是顺应了这样的趋势。 乌龙茶清饮法仍然属於工夫茶法。这里所谓的工夫不仅仅指时间、技巧、品饮经验而言,更重要的是品饮者的学养--有着清幽雅致的饮茶情怀。正如周作人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所说的:喝茶当於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