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藏者藏于九地之下
剖析地下防御设施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仍受到重视的原因,主要是因其具有许多新特性: 现代精确制导武器命中精度的提高和打击威力的增大,对战场目标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而地下防御设施却会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抵制这些武器的攻击:地下防御设施依托天然的地质结构防护层,使其具有很强的抗击首次打击能力;通过高科技的打造,可以进一步增强抗贯穿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进而对导弹等武器具有很好的防护性;地下防御设施若处在地表下和水面下的位置,对一些靠地形匹配制导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则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据外刊报道,世界一些军事强国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特点,都在不遗余力地研究攻击地下目标的新式武器,这期间各类钻地弹应运而生。
所谓钻地弹,是一种携带有钻地弹头(又称侵彻战斗部)专门用于攻击机场跑道、地面加固目标尤其是地下设施的特种弹药。应该说,钻地弹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与防护工程长期斗争相互推进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初,美军为了研制出一种能够钻入地下摧毁前苏联洲际导弹发射井的弹药,开始了钻地弹的研究。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截止2011年已经研制和正在研制的钻地弹已达十余种类型数十个型号,其中比较典型的有:GBU-28钻地弹:这是一种于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研制、专门用于袭击伊拉克位于深层地下指挥中心的常规钻地弹,可钻透6米厚的钢筋水泥工事和30米厚的普通地面。
JDAM钻地弹:是一种由美国空、海军联合研制、具有高准确度、全天候、自主式制导能力的钻地弹。1997年开始批量生产,可由轰炸机或战斗机从高、中、低空投放,用以攻击各类地(海)面目标。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是一种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攻击范围大,专门用于攻击加固目标和深层地下目标的钻地弹。该弹具有极高的动能,对于沙地的最大侵彻深度可达40米,对于水泥的最大侵彻深度可达11米,特别适合打击地下指挥中心等地下坚固目标。
B-61核航空炸弹:这种弹当量可调,是一种战术与战略型核武器,其最大当量破坏范围可达到地下数十米至百米。
据报道,海湾战争中新型钻地弹首次应用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用“炸弹之母”钻地弹摧毁了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萨达姆地堡,更加显示了其攻击地下防御设施的不可替代作用,所以被誉为实施“外科手术”的“杀手锏”。
与普通弹药相比,钻地弹之所以具有钻地的特殊功能,是因为它们有着许多技术上的独特之处: 按照不同爆炸原理,可将钻地弹划分为核钻地弹和常规钻地弹两大类。
核钻地弹是一种能钻入地下一定深度后爆炸的核炸弹或核导弹弹头。核钻地弹是在普通核弹头基础上,经过特殊处理后改装成的核武器。与其他核武器相比,由于核钻地弹具有特殊的杀伤破坏效果,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已经装备部队的核钻地弹主要有美国的B61-11核航弹。该航弹是由一种氢弹改装而成的。爆炸威力为30万~300万吨TNT当量。弹头可以钻进深达15米的地下爆炸。
常规钻地弹主要有“杰达姆”炸弹和“三军通用防区外攻击导弹”(TSSAM)等。
“三军通用防区外攻击导弹”具有很强的钻地能力。在1994年7月的一次不爆炸钻地试验中,该弹头曾使质量为230吨、厚为1.5米的钢筋混凝土靶标连同其固定机构后移了100毫米,而弹头却在贯穿靶标后继续前移了172米,弹头壳体却没有受到明显的损坏。 钻地弹可分为巡航导弹(包括空射、舰射、陆射巡航导弹)型钻地弹、航空炸弹型钻地弹、精确制导型钻地弹(如GBU-28激光制导钻地弹)、航空布撒器携带的侵彻子弹药、炮
钻地弹
射钻地弹药及肩射火箭型侵彻弹药等; 钻地弹可分为动能侵彻型和复合弹头型。
动能侵彻型:依靠弹体飞行动能侵彻到掩体内部后,引爆弹头内的高爆装药,毁伤目标。美国研制的450公斤的J-1000型、225公斤的I-500型、900公斤的BLO-109型及特制的1800公斤的BLU-113型战斗部,均属这种类型。因重量受携带能力的限制,要提高战斗效能,一是选取适当长径比,以提高对目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二是提高末速度,以450米/秒的速度侵入的战斗部,就足以钻透1米厚的混凝土结构。
除以上因素,弹着角和攻击角对战斗效果也影响较大。一般弹着角90度为最佳,攻击角限制在±5度。为了增加末速度,美国还正在研制带火箭发动机或其它动力装置的可推进侵彻战斗部,末速度可达1200米/秒,这种战斗部将用于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 :为德国KEPD-150标准导弹而研制。KEPD-150是在德国、瑞典合作研制的KEPD-350动能钻地导弹的基础?上开发的。麦菲斯托的预侵彻战斗部装有光电探测器近炸引信。
主侵彻战斗部尾部装有程序化智能多用途引信,可装定空爆、触发和侵彻3种工作模式。在侵彻模式下,战斗部可在钻透沙石、混凝土等多层结构后,在掩体内部敏感到空间而爆炸。研制计划从1997年开始,至2011年已成功地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试验。 :由英国研制,将装备到常规标准导弹上。美国也在对其进行试验,以装备到AGM-86C常规空射巡航导弹、AGM-154C、AGM-129先进巡航导弹、战斧巡航导弹上。
此外,扩孔器还可装在炮弹和肩射火箭上。 :英、美、意三国合作研制,由较小的长矛(LAnCE)战斗部发展而来(后者长300毫米、直径160毫米,装5公斤炸药,用于攻击加固飞机掩体),用于至少1450公斤重的钻地炸弹,由鹞式和美洲虎战斗机挂载,还可装到空中霍克导弹上。
此外,美国还在进行几项研究计划,主要针对钻地弹头材料、智能引信、爆炸材料等进行研究,以改进F-15等飞机的挂载武器性能。另外,美国还在研制大贯穿力的高超音速导弹,最高速度可达6马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