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式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简化版公式:
成本占有率=(期初库存商品成本+本期购入商品成本)/(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成本占有率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谈到存货售价金额核算法,很多人印象都不深。其实这种存货核算方法在很多会计教材中都谈到了,只不过因为它既不是重点,又不方便记忆,所以大家才容易忽视它。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被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存货核算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进行处理的,平时商品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就是指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商品以售价入帐,只核算库存商品的金额,不核算数量,商品销售成本以综合差价率计算。购进商品时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计入进销差价科目。结转销售成本时先按销售收入全额结转,再把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冲转销售成本。
该核算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是,售价确定后,如果要变动,必须填制变价单处理帐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计算公式: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简化版公式:
成本占有率=(期初库存商品成本+本期购入商品成本)/(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成本占有率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亦称“拨货计价、实物负责制”。以售价金额核算与控制各实物负责人经管商品的进销存情况的方法。一般用于零售企业的商品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