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的兴趣

2024-11-17 14:32: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作文兴趣】
一、要注意由低年级的口头作文向三年级书面起步作文的过渡。现实中,不少教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定要认真学!”可这样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我们老师老是“心比天高”,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多挑剔,一味训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说这个过度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例如:
1.故事式导入。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学生听得专心,笑得开心,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只要故事较完整,错别字不多就判“优”等,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2.活动式导入。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老师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或课外活动,让大家参与,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效果较好。
3.情境式导入。就是为学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三、注意命题,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四、注意讲评要以激励为主。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感兴趣,还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件事就会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我们的作文讲评要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比如:优秀作文展、推荐发表、向校园广播站投稿、范文宣读、学习园地好词好句好段选登等。另外,我还借鉴了一种新的记分法——“二次记分法”,做法是:每生准备两本作文本,一本为习作练习用,老师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后让学生修改,达到合格作文要求后,老师在原基础分上加分,然后誊清在另一本作文本上(即个人优秀作文本)上,大多数同学都能得高分,不少还得超满分,这样持之以恒,修改作文已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成为学生愿做的事。这样既有效地改变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厌烦心理,调动了学生修改的积极性,又改变了过去学生只看分数不看文的面貌,有效地减少了老师批改作文的无效劳动。

回答(2):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连句成篇,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呢?
一.要注意口头作文向书面作文的过渡
在三年级学生的第一堂作文课上,我都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会说话吗?”所有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会!”然后又问他们:“你们会写字儿吗?”他们自然也回答:“会!”这时,我就会笑眯眯地对他们说:“那么,恭喜你们,你们都具备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把你所想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你们又会说话,又会写字,那么,写文章对于你们来说,就不是难题!”于是,学生的脸上都扬起了自信的笑脸,迫不及待地想尝试写作文,体验成功的乐趣。进入写作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把所要写的内容说出来——引导学生围绕文题进行构思,引导他们将自己所想到的、所看到的用形象的语言说出来,并将那些零散的话组织成一段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然后再告诉学生,怎样说就可以怎样写,把语言变成文字,用笔记录下来,就成了一篇作文。在口头作文向书面作文过渡时期,要对学生多鼓励,少训斥,努力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积极性,为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注意提升作文教学的趣味性
1.故事导入
三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精彩的故事往往最能吸引他们的心。因此,在上作文课前,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有时候,讲完故事后,再让学生复述、写作,批改时,只要故事较完整,错别字不多就判“优”,让学生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2. 活动导入
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喜欢活动,教师在作文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小制作、小实验、小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认真观察、细心体会,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将活动过程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下来。对于亲身体会过的事情,学生感受真切,写作热情高,也有话可写,写出来的作文往往质量较高,不会出现言之无物、语言空洞等毛病。
三.注意讲评要以激励为主
成功和快乐,是激励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得到教师和家长源源不断的鼓励和表扬,那么,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就会不断增强。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讲评时,要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

回答(3):

写作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小学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在写作方面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深入生活,激活写作欲望
学生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必须让学生在有乐趣的生活中接触作文,消除作文的恐惧感,让他们多留意身边的优美景色,记住生活中美好的瞬间,有选择性的记录下来。如劳动、参观、过节日,观看演出……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动口、动脑、动眼、动手。针对这种情况,我上二年级语文的时候,往往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给学生布置一篇写话。如农村春天忙播种,我就布置把这个周末你做的事情简单地写下来,要求写出做这件事的过程以及感受。因为是自己亲自参加活动,学生边帮爸爸妈妈干活边琢磨怎样写出来,顺便和爸爸妈妈交流,向他们请教,所以大部分学生的写话还写得不错。“三八”妇女节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两次写话,第一篇要求观察妈妈每天都忙些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之间交流一下再写下来。第二篇让他们想一想,觉得妈妈是否辛苦,我们能为她做点什么,她最期望的是什么,你想给妈妈过一个怎么样的节日?然后引导鼓励他们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注意到了妈妈的辛苦,也意识到妈妈千辛万苦都是为儿女们,自然而然地想到用不同的方法给妈妈过节日并且饶有兴趣地完成这次写话作业。
因此,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作文,向生活靠拢,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观察大自然的各种美,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精彩起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写,是让学生乐于作文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境,如拔河、打扫教室、课文情景剧表演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带着写作的要求去参加、去观察之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这样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习作言之有物,富有真情实感。
例如,学习小学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时,本单元语文天地要求续写这篇课文,再说本文要求学生学习课文领悟意大利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只凭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到这一点。于是学完课文,我就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的学生要表现出对意大利的不屑一顾,在语言和动作上要体现出对意大利的藐视。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在捡钱之前可以让他加上自己的内心独白。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大义凛然”,也设身处地地从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捡钱和扔钱中体会到他对祖国的热爱。这样在续写的时候,学生就有话可说,便于展开想象,多数学生写得合情合理,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三、重视阅读,积累写作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各种书籍对写文章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大量阅读各类文章,就可以积累大量的词语,学到各种表达方式,同时可以体验作者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积累间接生活经验,增加各种知识。只有让阅读融入学生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他们才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和激情,才能表达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因此,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集市和超市”这个单元语文天地上要求写《第一次购物》,我提前布置学生看几篇这样的作文,然后再让他们写,学生就能写出他们看到超市或商场里的情形,写起来不觉得那么困难了。
四、展示自我,满足表现欲望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喜欢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重视自己、注意自己。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1.可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开辟班级“作文园地”,将本班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文章,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登上去,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使他们慢慢地喜欢上写作。
2.当学生写好作文后,可在课中将一些优秀的作文、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当堂朗读,给好、中、差三类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一点一滴都可读出来。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增加了学生对作文的喜爱。
3.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作文比赛,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哪怕一点点的成功,只要及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都能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如“看谁的作文语句通顺”“谁的过渡句用得好”“谁的作文修辞手法用得好”“谁的描写最精彩”“谁想象得最合理、最丰富”……这些比赛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接受,能不断激发学生写作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4.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习作中及时发现其闪光点。例如,在一次做练习册时,有一道题让写一写“当你和你的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你会怎么做”。有一个学生就写道:我要原谅他,不然会两败俱伤。虽然这个“两败俱伤”用在这儿不是特别恰当,但对于一个农村三年级的学生,不论从感情体验还是从积累词语方面来说都是很难得的了。于是我就极力鼓励表扬了他,号召学生都向这个学生学习,一方面同学之间要多谅解,多一分和谐相处,另一方面,要多读书。这样既给班上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也使这个学生更自信,从而调动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五、重视批改,做到精益求精
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要把握好这一环节,利用好评价这根杠杆,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兴趣。作文的批改要针对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法。比如,让学生对优秀作文进行讲评,教师再做些归纳,然后由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各自再修改。又如,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本进行批改,让学生接触更多不同层次的文章,在帮助别人修改批改的同时,也会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并让学生在评析中取长补短,掌握写作方法。
总之,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小学阶段是学生作文的起步,所以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实践探索,找到一条更加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

回答(4):

作 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既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点。作为小学作文的起始阶段—三年级写作教学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成为儿童语文学习的一条分水岭和陡坡。写作心理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人的兴趣总是建立在一定的需要的基础上的,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需要驱使个体趋向某个目标,变成动机。学生作文动机是直接推动他们作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一次次作文的成败。因此,起步阶段的写作教学策略要重视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必须利用一定诱因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因而针对该年段进行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研究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一、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写作动机激发教学策略的研究背景
在起步阶段抒写放胆文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动机,这种方法得到很多研究者的好评。佘同生教授的“童话引路作文训练”把作文训练起步提前到一年级,核心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作文的积极性。让儿童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作文。北京景山学校的教师则提出了“先放后收”的训练思路。他们主张作文教学从三年级起应该“先放后收”,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训练。在起步阶段采用“放胆文”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彻底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调动其积极性
二、小学作文起步阶段激发写作动机的教学策略原则
加涅指出,教学设计中,发展教学策略的环节是在鉴别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分析、鉴别起点行为和学生特征,以及陈述作业目标、发展标准参照测验题等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1]。确立小学起步阶段作文教学策略离不开对小学生写作过程及规律,作文起步阶段学生起点行为与心理特征和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分析。
(一)顺应小学生写作心理过程及规律
张厚粲则认为写作是用书面言语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也是用书面言语影响别人的过程。它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头脑中产生所要表达的思想,选择所要写出的内容,这是写作的构思阶段;二是选择表达思想的言语形式,或利用语法规则把要表达的思想转化为言语的信息,这是写作的转换阶段;三是执行阶段,把头脑中的言语信息变成用文字表达的文章[2]。由此我们可以把小学生的作文过程理解为从客观现实汲取感性材料,萌发表达的愿望,并通过头脑对表象进行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其中,感性材料的刺激是写作的起点,言语转化则是写作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应顺应儿童言语心理发展的这种规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内容,训练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令学生有所感并能顺利地表达出来。
(二)遵循作文起步阶段学生学习与心理特点
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建立在教学内容、要求序列与儿童身心发展序列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就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儿童而言,其心理面貌和水平不断发展变化。
1、思维和言语发展特点
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时期,小学生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这个过渡思维的具体形象成分逐渐减小,而逻辑思维的成分日益增加[3]。这个时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而儿童入学时口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而他们的写作能力只是萌芽状态。小学低年级的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从中年级开始,书面语言才逐渐赶上口头语言。
2、作文能力发展
小学生的作文往往相当明显而集中地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想认识以及阅读写作等各方面的水平。小学的写作能力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儿童在进入小学后,在学习识字和阅读课文的同时,开始为写作准备,主要练习口述,发展口头语言,如口头造句,看图说话,复述,讲故事等;第二阶段是过渡阶段。一是口述向笔述的过渡。也就是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如造句,看图写话等训练形式。二是阅读向写作的过渡,练习形式包括模仿作文,缩写,改写等;第三阶段是独立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开始独立思考,立意选材、构思布局,写出文章。小学三年级正处于写作的过渡阶段,是完成从口述向笔述,从句段到篇章的过渡,并开始考虑文章的构思。而他们面临的学习任务有三方面变化:其一是由观察静态图画到观察多变的现实生活,观察难度加大;其二是从写话到写篇,内容字数要求有了提高;其三,对语言有了要求,已经从单纯的写话提高到适当的描写。
(三)以《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目标为准绳
教育部推出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了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对习作过渡阶段的学习特点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等。新课标传递的强调过渡,关注成功的理念为起步阶段作文教学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它提出以下三方面写作教学应该关注问题和达到的目标。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积极性,增强习作的信心;打破形式与内容上的僵化模式,鼓励自由表达;重视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
三、激发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写作动机的教学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写作动机根据写作动力来源于内部因素还是外部条件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对写作本身发生兴趣,写作活动使学生获得满足,无需外力而自愿写作的动机称为内部动机。而在外部的客观因素(如分数,竞赛,奖罚等)影响和要求下产生写作动机的称为外部动机。外部动机对低中年级学生完成习作任务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他们常常为了实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为了得到他们的夸奖,争取好的分数,得到同学的羡慕而进行。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对作文过程产生直接兴趣,内在写作动力慢慢形成,内在动机作用加强。
三年级学生是独立意识急剧增长时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交往和参与意识增强。他们渴望与师长、同伴交流见闻感受;希望自己的作文成功,得到长辈的称赞,获得同伴尊敬等等。这些社会需要满足与否产生的情感成为了作文的推动力。而一方面,8、9岁的学生一方面好奇心重,求知欲强,认识兴趣浓。他们在观察求知事物时的好奇,获得新知后的满足,倾吐感受时的愉快成了他们一次次作文活动的动力。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创造条件使教学内容和形式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激发他们内在和外在的作文动机,培养习作的兴趣。
(一)营造乐写的习作氛围
良好的习作氛围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不仅能激发学生良好作文动机,还可以促进自由联想,使记忆清晰,思路敏捷,语言顺利表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也说到“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4]这种习作氛围的营造包括物质和心态两大部分。物质的主要是指教室的环境和学生的活动。例如在教室墙壁贴学生佳作,在板报设“名作欣赏”“作文天地”;在黑板上辟名言警句栏;在班上办图书角,创班级专刊。这些设置与活动让学生一踏进教室,就被一种练习写作的亲切愉悦的气氛所感染。而心态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真挚的情感、爱心、和亲切的笑脸点燃学生学习写作的激情。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要想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5]马卡连柯也说:“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完善于表情的人就不会做教师。”[6]
(二)构建赏识的评价机制
赏识是教师满怀热情地发现学生成功或进步,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其沿着成功的方向更加努力。它是一种正面的强化手段,是激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心理需求的重要手段。三年级学生是独立意识急剧增长时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能得到教师家长的称赞,得到同伴的羡慕。因此,在习作起步阶段,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各种习作的外部条件,用赏识去点燃学生习作的热情。
1、分层设标,因材施评
心理学表明,只要那些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最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可在一个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能力优劣悬殊;学生进入三年级,习作训练的量和质都开始发生变化,在起步阶段学生习作面临问题也会有差别。因此,在习作目标的制定上要注意不提过高的要求;不出无话可写的题目;不用严厉的批语。习作教学要抛弃一刀切的教学要求,设计多层次的弹性目标,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在训练重点之外,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确定自己的习作目标。例如在习作时间,数量,书写,运用词句上为自己定目标,在评价时再对照目标,达到的就可以加上一个星。目标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具很强的针对性,对他们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跳一跳摘到果子,让学生在起步阶段就体验到成功。
对成绩中下学生的写作起步,教师还可以给他们以特别的照顾。如写作前帮助他们打开思路,讨论梳理,把写作的内容、条理想清楚。在习作批改时,针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注意充分肯定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更多地帮助他纠正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对作文能力较好的同学,帮助他准确地用字用词,鼓励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体验。
2、挖掘亮点赏识评价
教师的赏识要向面向全体,贯穿全程。教师要鼓励他们想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作文达到了本年段习作的要求和自己制定的目标,就要打高分,多表扬。针对不同的学生,大力肯定习作中的优点,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避免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教师在指出他们习作中的优点的同时,要客观地指出不足,使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对形象思维不够强、害怕写作的学生要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只要他们的习作中有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写得优美,一个词用得准确,甚至是一个字、一个标点用得恰当,老师都要给予呵护与赞扬。让学生在赏识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从中获取信心与力昌乳。
(三)运用多变的组织形式
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让他们一开始就觉得写作文是一件有趣好玩的事,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心理基础。三年级的孩子爱玩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作文教学形式要适应儿童的这种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产生倾吐的愿望和内容。总结起来可分以下几类。
故事式:先由老师讲个小故事,让学生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最后再分头写作。三年级的学生既爱听故事,表现欲又强,在听说之中,不知不觉达到了作文要求,写作自然兴趣大增。
活动式:学生爱玩好动,求知欲强,针对中年级儿童的实际,把游戏适当地引入课堂,让欢乐的游戏点燃学生的学习情趣,将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结合起来。如老师先让大家做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或课外活动,让大家参与,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有重点地写下来。

回答(5):

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不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写。

最好是从写日记开始,一点点记录身边的事。记住,一定不要苛求孩子必须写,因为孩童对世界的认知力有限,此时并不适合写作,如果只要求孩子必须写,那么日记就会变成一种作业,甚至会让孩子对写作厌烦。

其次,可以通过给孩子挑选优秀的课外书来让孩子阅读,不一定是什么名著,而是让孩子觉得:文字也很有意思。

也可以通过培养孩子对文学的兴趣来逐步导向对写作的兴趣。比如通过一些温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漫画书,小动画等等。如果孩子对文学感兴趣,那么对写作感兴趣也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