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中常用的利润概念有:
1、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计算公式: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
=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总收益-(会计成本+隐性成本)
=总收益-(会计成本+正常利润)
2、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
计算公式: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经济利润+隐性成本
3、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企业主如果把资源用于其它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在西方经济学中,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及支付,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部分 。
利润:
利润也称净利润或净收益。
从狭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包括收入和费用的差额,以及其他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损失。
从广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是收入和费用的差额。
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税后利润,也称净利润。
楼主: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也就是说多生产一个产品的成本等于卖掉它所得到的收益。当大于这个产量之后,由于边际成本上升和边际收益下降,会入不敷出,所以利润就开始下降了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收益
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