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不会懂得感恩?

2025-04-14 11:55:0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回答(2):

对一个家庭来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拥有爱的结晶——孩子。父母爱孩子是本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包办孩子的一切,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这本没有错,但如果你这样教育孩子,往往养不出感恩的孩子。因为父母好比一棵果树,孩子好比果实,果实出了问题,多半是树的原因。

一味地纵容,让孩子不知道自己在犯错

大多数父母认为对孩子百依百顺,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变相的伤害:2016年,西安一小男孩在上学途中,因为无聊,一口气划伤了9辆豪车,父母为其赔偿了几十万。

而小男孩平时无聊的时候就是划父亲的车,父亲并没有责骂他,所以让他胆子越来越大。2017年,贵阳10岁男孩,因嫌楼上电钻声太吵,用小刀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消防大队紧急出动后,才将施工者安全救下。

当父母赶到现场的时候,只是一再反复强调:“他只是个孩子”。前两天,看到一个帖子,网友吐槽她的孩子:我为他付出所有,平时把他捧在手尖,就因为我没有给他买平板电脑,就对我说“我恨你”。

这一幕幕可怕的背后,原因竟都是父母一味地纵容,让孩子不知道自己正在犯错。心理学家荣格曾说:每个人穷尽一生,都是在极力整合自己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性格。

父母的爱太过浓烈,让孩子错过了分辨对错的机会。当这些孩子性格定型后,恐怕会变成潜在的犯罪分子。

事事包办,却培育出一个“受之无愧”的孩子

许多父母都在不知不觉中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却培育出一个个“受之无愧”的孩子。什么叫:受之无愧?就是孩子认为父母为我付出一切是理所应该的,如果有一天父母付出的少了,孩子就会心生怨恨。

可能大家会说:孩子小时候包办一点,大了就懂事了。难道真是这样吗?一位48岁的海归硕士,听起来特别高大上!但回国后不去找工作,靠妈妈给生活费待在家里苟活。

他妈妈已经82岁了,还患有尿毒症,曾苦苦哀劝儿子出去工作,儿子却死活不肯。只因他是独子,家人对他十分宠溺,从小怕摔着,怕碰着,怕衣服穿少了,怕吃饭不可口,怕在外受人欺负等等。

恨不得把一切都为孩子包办起来,大了以后,帮填志愿、找工作、找房子,都帮孩子做好决定,铺平前方的路。导致他现在只等现成的,依赖父母已经成习惯了。

孩子妈妈无奈地说:“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自己当成“心头肉”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为榨干自己、嫌弃自己、甚至仇视自己的白眼狼,这让为他操劳一生的我真是感到彻骨的冰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其实原因很简单:父母往往只知道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只关心孩子要玩得开心、用得舒心。要知道这不是爱,是控制。在父母大包大揽下成长的孩子,成长的只是身体,没有心智。

真正的爱,不是事事包办,而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父母允许孩子做自己,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他的心智才会逐渐成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让孩子从心理上走出家庭的“舒适期”,形成真正独立的人格。

鲁迅曾呐喊:“救救孩子”。当下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所有,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很多父母以为扛起孩子的一生,让孩子顺风顺水、无忧无虑地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殊不知他的世界竟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是一个真空的世界。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因为懂得感恩的孩子能从自我的世界里脱离出来,他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不易,更容易生出同理心,人际关系更好。这样的孩子才更有前途。

回答(3):

做父母的如果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一直处于一个温室的环境,对他百依百顺,那么他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一点也不会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