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以什么形象出现

2024-11-28 18:43: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曹操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以“奸雄”形象出现。

  在《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为“奸雄”形象,其奸险狡诈令人生畏;在《三国志》中,他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人物:既有阴暗的一面,也有英雄的一面。作为小说,《三国演义》以曹操的历史形象为原型,突出了其“奸雄”的一面,塑造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集中体现了曹操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

  1、文学形象: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对曹操是持否定态度的。作品中反映他奸险狡诈、残忍好杀的故事不胜枚举,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曹操被塑造成了一个“奸雄”形象,一个大奸大恶的权臣典型,成为作者笔下类型化典型人物中“奸”的代表。
  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尝问许子将(许邵):‘我何如人?’固问,然后子将答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汤用彤《读人物志》亦云:“《后汉书》言许子目曹操曰:‘子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另外,《世说新语·识鉴》也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这是都是将曹操视为“治世英雄,乱世奸雄”较早的材料,其中刘邵的说法为世人所公认。

  2、历史形象:叱咤风云,胸怀天下。
  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革新派。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政令:奖励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用人唯贤等。他“禁断淫祀”,使得“奸究逃窜,郡界肃然”;他下令减租减赋,令百姓喜悦;它“整齐风俗”、“大封功臣”,稳定了北方社会的发展,这充分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胆识和睿智。
  在《三国志·魏荀彧传》中,作者写道:“曹操于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攻伐徐州城时,荀彧曾劝谏曹操:‘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这段话并未直接说出曹操杀人如麻,而是用委婉含蓄的四个字“威罚实行”概括出曹操杀人之多,使人能够猜到曹操为人凶残的一面。本传在描写这段历史时,也说曹操“所过多所残戮”,由此可见曹操的残忍和冷酷。
  在《三国志·吴志·诸葛亮传》里,孙权这样评论曹操“:操之所行,其唯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
  由此可见,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善恶都加以记载,是人物形象生动客观。在《三国志》中既表现了曹操英雄的一面,也反映了他阴暗狡诈的一面。

  注: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