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的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影片摄制于1935年。
剧情简介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时值美国经济大萧条的高峰期,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挣扎。查理是一个普通的工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发疯般地工作,以期能够获得填饱肚子的可怜工资。
虽然生活昏暗无比,但查理还是努力地奋斗着。不过面对时代的萧条大潮,查理依然无法保证自己的生活,那怕是最低的要求。
而此时工厂的管理层们开始疯狂地压榨员工,昏天黑地的工作使人们开始麻木。查理自然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成天挣扎在生产流水线上的,由于他的任务是扭紧六角螺帽,结果最后在他的眼睛里唯一能看到的的东西就是一个个转瞬即过的六角螺帽。
结果在查理的生活中一切六角形的东西都遭了殃,因为只要看见六角形的东西查理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扭。大街上一位裙子上带有六角形纽扣的女人就惨遭查理的毒手。
但工厂老板可不会停手,他甚至认为工人吃饭的时间都过长,于是美其名曰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又引进了全新的吃饭机。这种吃饭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喂”工人吃完饭,这样自然而然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用于工作。
而查理则很不幸地成为了“试用品”,谁知试用的过程中机器出现了问题,不但无法停止,还开始发狂,结果搞得查理也几近疯狂。最终,查理还是失业了,他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地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
随后他无意中成为了示威运动的领导者,但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查理在痛定思痛地想过之后,发现唯一不用担心饿死和操心生计的地方是监狱!于是他又开始策划如何进监狱,但他想尽了一切办法包括替人顶罪都无法使自己进入监狱。
不过再艰苦的生活都无法改变查理善良的本性,虽然他自己都无法保证温饱,他还是在街头搭救了一个偷面包的流浪女子,并获得了这个女子的爱情,两人相依为命一同度过这个“摩登时代”。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查理
经济大萧条使得大批工人失业,工厂对工人的剥削更加残酷。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终于使查理精神失常,被送进医院。出院后,失了业的查里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出狱后,查里在一家造船厂找到了工作,可是由于出现纰漏,不久又被辞退了。
他路遇一个流浪女,从此与其患难与共。查里先后在百货公司做过守夜,回钢厂干了几天,在酒馆当过侍者兼歌手,最后为了救流浪女,两人再次流落街头。可是如此境遇的查里仍然信心十足,并鼓励流浪女勇敢面对人生。
2、孤女
她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女孩,她的父亲被枪打死了,她只能逃离居所,后来她偷了一只面包,被捕。逃出后,结识了查理,两人互相帮助。孤女找到了工作,却被通缉,便与查理一同逃离。
3、机械工
一个修理机械的老头子,查理成为他的助手,却帮倒忙,后来随着大批工人一同失去了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登时代
《摩登时代》是电影大师卓别林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片中喜剧手法和视觉手段都有着卓别林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独居匠心。而其主题则围绕美国工业起步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悲剧展开了辛辣诙谐的讽刺。电影进讲述的是二十年代的美国经济下滑,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者越来越多,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老板和工厂的压榨,成为了工厂老板的机器。由电影大师查理.卓别林饰演的查理是饱受经济萧条之苦的一个底层老百姓,他在一个机器隆隆的厂房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以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工厂中重复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
这部电影背景发生于1930年左右因工业革命因机器的大量使用而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从而引发的经济浪潮和社会动荡危机。《摩登时代》这部影片其实整体上就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工业革命浪潮之下的美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的病态。经济萧条,失业严重,穷人潦倒,贫富不均,企业主压榨,社会混乱,体制不合理。国家的资本大多集中在少数的资本家手中,可是他们还是不断的压迫工人阶级。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国家出现经济危机,查理是这个时代的感受者和牺牲品。查理和同样受工厂压榨的成千上百的工人一起和机器们一起工作、在工厂中被资本主义剥削,每天重复着一成不变的枯燥乏味的流水线工作。这是一部无声喜剧,却也是时代的悲剧。
卓别林无疑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摩登时代》可以说是卓别林的代表作,正向片语说的那样“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工业时代,虽然历史滚滚的车轮从未止步,但是劳动人民却成为了历史变革的牺牲品。也正是这些生生不息的劳作者,推动了历史的进展,成为了历史里无名的英雄。
《摩登时代》上映于1936年,正值西方1929年——1933年经济大萧条刚刚结束,所以当时最热的相关话题还是离不开经济大萧条的苦难生活。《摩登时代》描绘的时代正是当时经济大萧条的生活图景。
但是,《摩登时代》也不仅仅表现经济大萧条,影片一开始查理卓别林饰演的流水线工人,一个个扭螺丝,结果扭得出现了应激反应,看见东西就想扭一下,这个场景虽然是卓别林对于流水线工人生活的一种喜剧性的表达,但是在当时没有劳动保障的时代,这个场景还真有可能见到。
这一切的一切还是要怪万恶资本家,当时资本家不惜一切扩大生产,压缩工人的休息时间。所以我们能看到即使卓别林出现了应激反应,老板还是会加快流水线的运转速度。而且老板还对号称能够缩短工人午餐时间的自动喂食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虽然最后机器坏了,但也足以表现出资本家老板丑恶的嘴脸。
之后,经济大萧条就来了,大批工人也就失业了。卓别林为了保障他与流浪女的生活也不得不踏上找工作的艰难旅途。
这就是那个时代吊诡的地方,工人工作环境极差,工作时长极长,一整天都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但是由于工作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在这个事情上他们又显得极其脆弱。一旦资本家那边出了什么岔子,他们就会被毫不犹豫地舍弃。
所以,卓别林在电影里当时拍出了广大工人的幻想。衣食无忧,工作不愁。
当然,这也是当时电影的一个主要功能,为广大的观众提供一个做梦的机会,所以就算当时经济大萧条大家都拿不出多少钱来维持生活,却愿意花一些钱来消费电影,做一场梦。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反复被影迷津津乐道,即卓别林饰演的工人一不小心被卷入了机器的内部,当时他在那些大齿轮中间,游戏一般穿梭。这虽然浪漫也表现出了当时广大工人的无奈。所谓“摩登时代”就是工业化时代,而且美国工业化的程度相当高,换句话说,大机器齿轮,流水线充斥了当时美国国民大部分的生活。
这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所以最后卓别林还是对这样的生活做出了反抗,最后工人与流浪女不再纠结工作,不再纠结生活,而是一起朝着远方的美景走去。
卓别林是世界公认的喜剧大师。他留给世人诸多优秀的喜剧作品,同时这些作品中所带给观众的欢乐和传递出的寓意也都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摩登时代》一直被称作是卓别林的经典代表作。同时这部电影也是伙哥非常喜欢的一部。在人生遇到低估或者困难的时刻,我都会重温一下这部作品。一方面是为了拯救自己当时的不开心,而另一方面也能让这部电影所传递出的精神鼓舞一下自己。
《摩登时代》是一部年代久远的作品,它上映于1936年,距离现在已经有八十余年的时间。影片中讲述的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工人查理的故事和一些辛酸遭遇。影片所影射的是在当时那个贫富差距巨大的摩登时代里,小人物们悲情而又离奇的遭遇。
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导致查理精神失常。后来阴差阳错被抓进了监狱。出狱后查理竟然因监狱中吃喝不愁的生活而想回到那里,最终想尽办法也未能如愿。而命运又让查理遇到了一位和自己生活遭遇极为相似的孤女,两个人相互陪伴和鼓励着彼此。在经历了几次波澜曲折后,查理和孤女终于一同携手走向了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之上。
很多观众在看过《摩登时代》后都没能明白摩登时代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但是在伙哥看来,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所讲述的并不是特指哪一个年代或者时间段,而是影片中所描绘的社会现状。无论是八十年前还是如今社会,其实都有着一定的贫富差距,也同样有着很多像查理一样的小人物正在经历着辛酸和离奇的遭遇。八十年前的美国生活状态是摩登时代,而现阶段我们所在的环境中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摩登时代呢?
卓别林虽然演绎的是一部喜剧,也着实带给观众不少快乐。但是其实他真正的用意也是在用喜剧的方式讲述悲剧的人生。同时卓别林想通过作品传递给我们的是虽然在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困难和考验,但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自己有一个乐观且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为小人物,但也一样值得拥有自信的人生。不要因为自己看似糟糕的生活状态而自卑或消极,生而为人都难免会有迷茫和无所适从的阶段,但切记要保持内心中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
按照经典的影片介绍,《摩登时代》讲述一个被机器摧残、异化的流浪汉在工业文明的传送带前窘态毕现、笑料百出的故事。这是一个集幽默、讽刺、控诉于一体的经典影片。同时影片也将当时的社会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影片中描述的情况在今日西方社会——我姑且称之为后摩登时代——已经不具有普遍性,随着国家主义的介入,以罗斯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新措施严重压缩、缓和了影片中的阶级矛盾。以至于有人说“社会主义在美国”,如果看林达的书,或许也会有些“奇特”想法。联想到近来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更会让人有种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但是不经历摩登时代怕是难以“跨越”到后摩登时代,难道这是时代的宿命?
影片中的主人公夏尔洛就是在资本主义压迫下和在经济危机摧残下的广大无产阶级的缩影。马克思说过:“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夏尔洛为了生存,机械地在繁忙的流水线上做着扭螺丝冒的工作,而且他的行为一直被雇佣者监视着,甚至在洗手间里都设有大屏幕监视器,可以说工人们没有一点私人空间。马克思还说道:“它(资本主义)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夏尔洛在影片中就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试验品,为了减少工人吃饭时间,让工人在吃饭时也能工作,资本家发明了“毕罗自动喂食机”,但是机器的崩溃无疑是对这种剥削行为的讽刺。
当我看到夏尔洛被机械式的忙碌工作逼疯时那些滑稽的动作时,我真的笑不出来,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他能你开这个“吃人”的工厂。后来,他真的因为精神失常而进精神病院修养了一段时间,而当他穿着西装革履,带着小礼帽走出病院的时候,我感觉到此时此刻作为一个工人的最基本的人格尊严才得到了保障。后来他被误捕入狱,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他最开心的时光,不愁吃、不愁穿,也没有机械劳作的压迫,更没有资本家的指责和监控,没想到在那个时候,“监狱”却是工人们最好、最舒服的栖身之地,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