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给德国带来什么影响

2024-11-07 08:26:2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内燃机、汽车,无轨电车等。德国后来居上超过英法后,为与英国争霸,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国,与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扩军备战,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回答(2):

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少数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挤垮大量技术落后的企业。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垄断。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垄断最初产生在流通领域,如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组织,后来又深入到生产领域,产生托拉斯等垄断组织。
大量的社会财富也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里,到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垄断组织。

工业革命需要持续创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德国,是因为德国出现了新的社会条件:活跃的理论思维,原有的科学知识与工艺技术的结合,大学教学与专业研究的联盟,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德国成为继英国之后的世界科学中心。
20世纪美国成了科技创新的中心,这是因为美国有了比英国和德国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有了被人们称为“技术发明与应用系统之间互动所需要的地域性基础”,尤其是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回答(3):

时至今日,德国给国人的影响仍然是“严谨”,这和德国强大的工业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的确,今天的德国,GDP虽然早已被日本以及我国反超,但仍然雄踞世界第四,牢牢占据欧洲第一工业强国的位置。

那么,为何国土面积还不如日本的德国,工业实力能如此强劲?

1、工业革命的强劲推动

虽然德国有神圣罗马帝国的光环,但现代德国的起源,却是1871年第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铁血宰相俾斯麦,以出神入化的外交手腕,让支离破碎的德国,在普鲁士的领导下,终于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德国也由此获得了新生。

虽然德国没有完全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但这恰好成为德国发展的历史机遇。德国统一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德国的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交叉进行,德国省去了两次工业革命迭代的时间和消耗,得以从高起点开始。

据九众教育了解到,到20世纪初,德国经济实力已经仅次于美国,跃居欧洲第一。高度的工业化为德国带来了海量的数量技术工人,这使得德国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国土缩水了数十万平方公里后,仍然能够迅速崛起。

2、世界大战的疯狂掠夺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绝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复仇的目标。

虽然德国1871年统一时,国土面积达到54万平方公里,但依然难以改变地狭人稠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完成工业化并富国强兵,就必须要疯狂扩张,向外掠夺。

一战的战败让德国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所以二战时期的德国就以整个欧洲作为德国的原料产地和市场。

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崛起并横扫欧洲的过程中,德国掠夺了大量财富,帮助德国在摆脱经济危机后,重新回到西欧经济一哥的位置上。

虽然二战结束后,苏联在德国占领区内对德国的工矿设备进行了疯狂的洗劫充作战争赔款,但德国西部的区域,在英美德国的占领下基本免于劫难。

而东部的洗劫,客观上也让德国破旧立新,直接完成了技术升级,再度实现高低点起步

回答(4):

每一个国家都是有心理惯性的,国家越大越明显,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旧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在旧的方式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就会抱残守缺,搞起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戏码。反倒是那些没有什么积累的国家容易尝试新方法。三涨蒸汽机和内燃机结构上已经很相似了,只不过是大英帝国显然觉得蒸汽机的科技树点的非常高了,于是大英帝国一路蒸汽机到蒸汽轮机,而德国刚刚统一,俾斯麦首相眼里可没有那群资本家的地位,努力调和各方利益,压制住了各种利益集团,因此第二帝国没有什么历史包袱,反而就可能什么都会去尝试。这个道理其实和一战后德国被处理的那么惨,但是二战开战之后迅速把英法打的找不到北很类似。
资源少从来不是决定因素而是限制因素,因为诸如德国日本最大的厉害之处在于其高度的组织能力和人才素质。
组织能力使得能够把本国有限的资源物产高效的运用,发挥其最大效益。在战争的时候表现为高度发达的军事工业体系和生产效益。至于资源在近现代世界市场的背景下不是问题。日本不正是夺取东南亚以获得石油橡胶和食物,德国不正是从瑞典进口铁矿,从阿根廷进口各种金属,这都不是关键了。
工业革命带来的最深刻是组织形式的变化和生产效能的更新,这对于德日最有用

回答(5):

德国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对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这与它重视教育,注意科学研究与生产发展的结合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意志许多邦就开始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并大力兴办职业学校。德国是19世纪后半期文盲率最低的国家。德国的高等教育既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又重视应用科学的研究。19世纪20年代,著名化学家李比西在基森大学创办的化学实验室,被誉为化学家的摇篮。哥根丁大学成为数学家的荟萃之地。70年代又建立起许多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如国立物理研究所、国立化工研究所和国立机械研究所等等。德意志民族在工艺技巧、科学文化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方面都居欧洲之冠,拥有许多高级专门人才。19世纪后半期,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提出的电磁感应定律,在德国得以付诸实践,1867年西门子制成了第一台发电机。德国的酸、碱等有机合成工业也有很大的进展。T N T 炸 药也是这一时期发明的。如此等等。到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煤、生铁和钢的产量已分别达到5910万吨、273万吨和62万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889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德国成为工业国家。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