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前预习

2024-11-17 04:44: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预习”乃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对于数学课要不要预习,大家基本上都执肯定态度。因此,许多教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以进一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反思学生的预习成果,恐怕许多教师都会无奈地说:预习,想说爱你不容易。 预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的确,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一开始就“抢跑”领先,有助于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使学习变为主动,形成良性循环。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开放的学习。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地布置的预习任务是否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呢?学生预习时所面临的种种误区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值得教师们深思的问题。一、学生不知如何进行预习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总不忘加上一句:“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预习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把预习当成了枯燥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必要时可开设预习指导课,在课堂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创设课前预习的情境,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教学中我通常采用这样的四步骤来设计预习题: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做什么: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也就是即将学习的新知。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反映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方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预习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上述几个步骤是就设计预习作业的整体而言的,具体到某一堂课,应根据教材特点灵活设计。在四个步骤中“为什么这样做”是基础,它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下面是学生预习了“比例尺”一课后的教学片断:师:同学们,预习了“比例尺”,你已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张图纸的比例尺。生2:我知道了怎样求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同学们经过了认真预习,大致了解了“比例尺”这个新知识,你们还存在什么疑惑吗?生1:比例尺与比例有什么关系?它是一把尺吗?生2:比例尺的前项为什么一般为“1”?生3:我想知道学习比例尺有什么用。 总而言之,预习应以内容的不同有所取舍,或是年级的不同、学生基础的不同有所调整。二、预习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影响 有些教师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站点,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习得。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伊始就报出答案,导致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其实只要教师正确引导,把握学生知识生长点,调整好教学模式,数学课堂就会柳暗花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首先,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或是结果,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反馈,注重发扬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可以通过课前两分钟提问、小老师等形式检查预习成果,及时给予评价激励。同时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知识起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对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使其尝到课前预习的甜头。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前一天我对班里一名学习有困难、平日不爱预习的学生说:“明天我要上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我还想找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当小老师,你愿不愿意?”他说:“我愿意,但我不会。”我紧跟说:“你可以提前预习呀,老师帮助你,明天给大家个惊喜好吗?”放学之后,教室里就剩我们两个。我先让他把明天要教的内容通读,接着让他说说新的知识,每个步骤都达到要求后,我由衷地对他说:“你进步真快,老师很佩服你”。第二天,他真的登上了讲台。看着同学们钦佩的目光,孩子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在以后他坚持每天预习,一个学期下来,进步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外,教师还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如“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次我将有价值的或学生自己没解决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让中、下生到黑板上讲述,让学习优秀的同学给予评价补充或是纠正。这样我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流畅性,“疑问”的数量与质量,讲解的层次性与逻辑性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出评价。这样的课堂,学生想的多,说的多,交流的多,体验的多,个性发挥的充分。同时,这也需要教师的宽容和赏识,更需要教师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思维和较高的应变能力和评判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师和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共同探索、研究,一个个疑问在集体的智慧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三、预习与学生的思维的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不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发展他们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但是,通过预习,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地得到了结论或答案,对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无暇把目光扩展到教材以外,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有时侯我们会在课堂中惊异于学生独特的思维角度,而我们成人往往不会那样去思考,这是因为我们有了经验,而这经验恰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 教材是学生预习的载体。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预习时不可能深入教材,因此教师就应钻研教材,理解教材,进而驾驭教材,要挖掘教材的空白处或抓住知识的发展点,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探讨等活动不断思考有无新的发现,有无更好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当然,有些概念性的知识,比如“圆的认识”这样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错的,通过预习也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深入。因此,预习内容应该有选择性,必要时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以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用课前准备部分代替预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有关统计图表资料、调查便利店文具价格、设计平面图等。让学生体验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四、预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数学像语文一样,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遇到疑问,别人不急于提示、帮助解释,而是需要学生自己看书,查阅有关资料,试着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别人(老师)才可帮忙。这样,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数学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甚至比掌握数学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指导学生学会看书,而且能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自学预习(包括课内、课外)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明确想会学,先从预习开始。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 总之,我认为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研究课”,教师应创设情境,提供学生活动机会和活动题材,让学生在读、查、思、比、记、练中探索、研究、创造性地学习新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从而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由“学会”向“会学”转化。 预习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一座桥梁。教师要鼓励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时,多提出问题,既可以是预习过程中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其他的想法或要求。作为教师要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以便进一步的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等目的,改变传统教学中由教参、教师主观预定的刻板盲目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使课堂变成师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