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不能把金箍棒扛在肩上?这个动作为什么还需要重复很多遍?

2025-04-15 10:55:2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我们都知道,金箍棒是太上老君造的,然后大禹借去治水,最后丢在了东海。这里面,是有很多讲不通的。比如太上老君想把金箍棒给孙悟空,完全可以丢在陆地上;大禹治水测海底深浅,用这么重的一根棒子太没必要了,而且上面也没有刻度。

大禹把金箍棒放在东海时,东海龙王竟不知是干什么用的,只是把它当成了废铜烂铁。

最为奇怪的是,金箍棒不仅有学员如意金箍棒,还有小名灵阳棒,这让很多人想不通为何有这么污的一个名字。

孙悟空拿到它后,可大可小,还将它放在耳朵里,他就不怕它掉下来,或者戳穿耳膜?

因此,作者这样设定,其实也是有很深隐喻的。


首先,东海,是太阳初升的地方,也就是纯阳之地。金箍棒放在东海,表示它属阳性。

它能大能小,能长能短,又叫灵阳棒,其实代表了男性的欲望,能控制它时,就能安安静静地像一根针一样呆在耳朵里,不能控制它时,特别是在孙悟空杀人欲望起来了时,它就变大。

为何必须放在耳朵里,又不会掉出来呢?甚至孙悟空在变成苍蝇什么的,也不影响它的飞行呢?这是因为在中医里,耳朵是管我们的肾的,它与肾紧相连,并融为一体,这与男性特征也是相符的。


那么,金箍棒为何是重13500斤,而不是其它数字呢?这里也有隐喻。

明朝道士张伯瑞写过一篇文章,叫《金丹四百字序》,其中有这样一句“大则一日结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胎,小则十二时行八万四千里之气。”

《难经》中也有记载,人每昼夜呼吸的次数是一万三千五百次。 所以13500也指一天中修行人的炼息次数,是修炼的火候。

作者把金箍棒的重量设置成这个数字,实际说明人的欲望是人的本性,但是经过修炼,也是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