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领地百万,士兵更有数10万,除去驻地留守的少量军队可以调动抗击曹操的军队至少有8万余人,少了说5万人还是有的,但是为什么只给周瑜3万人马呢?
这就涉及到军队集结和粮草的问题,东吴10万军队分别驻扎在6个不同的地方,如果想要很急迫的集结,就需要配齐粮草船只,能够前往赤壁作战的最多只有3万人。孙权也许周瑜后续会继续调动更多的军队,多运输粮草作为周瑜的后盾。
另外曹操的军队虽然总额高达二三十万,就连益州的刘章都在曹操取得荆州以后接受了征战,派了部分军队前来助战。但曹操的军队要驻守很大的地方,北起新野南到江宁东至江夏西至荆州北部地区,能够真正用于赤壁战役的也就只有15万左右。
其中真正能够进行水战的,实际上只有七八万荆州降军的水军部队。荆州水军人数和周瑜3万军队数量差不多。曹操的军队在赤壁附近虽然有十万,但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水土不服,加上发生了大规模的疫情,有历史学家说是血吸虫病。
长时间的远征作战,士兵早已疲惫了,人们都想回家,军队战斗力也远不及刚刚出兵荆州的时候,所以周瑜以3万尖锐的水军,隔江对抗十五六万不善于水战的曹操军队,再加上刘备的辅助射击,双方以1:3的军事对比还是有一战之力的。不得不说,周瑜果然自信,以3万对十五万曹操军队。
第一,有主场作战的优势。第二,赤壁之战不在于兵力之间而是排兵布阵和计谋的运用。孙刘联合在赤壁对曹擦展开了火攻,周瑜的三万加上诸葛亮的人马足够打败曹操。
给自己留后路。 如果周瑜刘备在赤壁战败,孙权依旧保有东吴,五万大军扼守柴桑重镇,依托长江和鄱阳湖阻击曹军,无论后面是战是和,孙权都有足够的资本和曹操周旋,可谓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志赤壁之战,曹操的势力也像美帝,见谁灭谁。周瑜鲁肃是主战派,张昭一干文官主和派,孙权是墙头草派。但那时周瑜只有26岁,年轻气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