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北京受封燕王,保家卫国的同时招兵买训练军队,装疯卖傻躲过了建文帝的查访。后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推翻了建文帝的朝廷自己当了皇帝。
朱棣有这么几个原因:
1、个人原因:心狠手辣,根基深厚。掌握的燕辽地区,素有大志。
2、军师:姚广孝,这个人很重要。他不断的提醒朱棣,让朱棣的目标明确化,将朱棣从一次次想要放弃中挽救回来,帮朱棣出谋划策,收买人心。如果没有姚广孝,我估计朱棣是会放弃的。
3、太子之死: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朱允炆的父亲死得早,朱元璋把太子位置给了朱允炆,但是这不太合乎礼法,让朱棣看到了道义上抢夺皇位的希望。所以他才动手。
4、政府军:政府军的主要能打的将领,都被朱元璋猜忌杀掉了,所以朱棣直线上升,很能打了、
4、运气:如果细看史书,就会发现,朱棣的运气确实好,打仗好几次化险为夷。
5、李景隆:不想多说,军事史上和赵括齐名的废物,60万人,全被他瞎指挥掉了。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地当皇帝的历程可谓实在是辛苦,隐忍之后做了反抗,当上皇帝
洪武三年(1370年),十岁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朱元璋去世之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实际上削藩就是导火索,打着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起事,发动了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
这与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策略失误有直接关系。他一直视燕王朱棣为最大的威胁,然而他并没有果断地直指燕王而是先削了其他五藩,给了朱棣充分的准备时间。朱棣有统兵作战的经验,临危不乱,民众都是持观望的态度等原因使得朱棣很多方面都占了上风。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