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讲个故事吧: 梁山伯与祝英台~蝴蝶碑的传说 听说,为了纪念梁山伯与祝英台,全国各地筑造的坟墓有十余处之多,唯独宁波的梁祝墓最奇特,是一墓双碑,这要从梁祝传奇故事说起。当年会稽书生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三载同窗,返乡后求亲不成,祝英台已被父母强许有财有势的 鄮 西廊头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山伯郁抑缠病。时逢东晋简文帝举孝廉,梁山伯因品学兼优,被举荐任鄮县令,年方20岁。他暂把个人私情折磨抛一边,不顾体弱多病,上任后,勤政爱民,治虫灭灾,兴修水利,除暴安良,深得民心。第二年农历八月十六大潮汛,梁山伯冒着瓢泼大雨,巡视鄮 西姚江大堤,终因积劳成疾,突然昏倒在高桥清道源九龙墟。临终叮嘱随从,将他安葬在九龙墟江堤边。其意一是为民防洪涝死守大堤;二是祝英台出嫁从上虞到鄮西廊头,坐船必经高桥九龙墟。梁山伯殉职之事传到朝廷,皇上念其政绩卓著,特赐御书碑名:“敕封晋梁圣君山伯之墓”。 不久,祝英台被父母逼嫁马家,乘着航船沿姚江而来,船到高桥九龙墟,突然风浪大作,船头翘起足有一丈高,眼看就要船翻人亡,船工急忙靠岸避险。不想岸边几十步远恰好是梁山伯新坟。祝英台死活要上船去祭祀梁兄,否则要投江自尽。马家接亲的人和媒婆无法,只好应允祝英台要求。祝英台丧魂失魄地奔向坟墓,撕心裂肺地大喊:“梁兄啊,有灵有性墓门开,无灵无性马家抬!”霎时,九龙墟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突然一声霹雳巨响,梁山伯坟中心裂开三尺余,祝英台纵身一跃,扑进了坟内。稍顷,风停浪平,天色复明,梁山伯墓合拢如原,墓碑仍留下裂缝。当地人传说,缝中常常会飞出双双对对蝴蝶,而且都是黑翅膀的凤蝶,雄的翅翼上有一圈玉色官腰带,这因为梁山伯是当县令的,也称为玉带凤蝶,雌的翅翼下部为一圈桔红斑点,象祝英台美丽的裙子。据说这种梁祝凤蝶是宁波独有的。 祝员外接到噩讯,又气又悲。他也不想让女儿的事败坏祝家名声。就放出风声,说女儿祝英台严守纲常,从一而终,感动上天,赐她阴配梁山伯。这样,祝英台家乡上虞把这事越传越奇。时任东晋宰相的上虞人谢安,回乡省亲,闻听此事,认为此女贞洁,理当褒扬。即向朝廷奏章,皇上准奏,封祝英台为“义妇”。 祝家人领旨,大造声势,来到高桥,在梁祝坟的北面加立了“晋封英台义妇冢”一碑。这样一南一北,梁祝墓就成了独特的一墓双碑。每年五月和八月,附近男男女女,都要到墓前烧香祭拜,但愿夫妻恩爱,象梁祝一样忠贞不渝。 这事被马家知道后,认为祝家公然挑起事端,毁坏马家名声。于是凭借太守之威势,即令家仆将北碑拆除,扔进了姚江。待到马家门第衰落后,当地百姓感念梁山伯恩德和祝英台贞洁,又自发竖起了北碑。直到清代嘉靖年间,鄞县知县徐易巡视此地,获知此情,认为民间竖碑不正规,就请浙江按察司王佥事书写碑名,重新立碑,与官方为梁山伯立的南碑相称。因此,世人又称梁祝双碑为“蝴蝶碑”。这一墓双碑,一直保持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因盖粮库平毁了坟头,双碑遗失何处,至今还是个谜。1997年梁祝古迹保护开发时,果然在原址发掘出了古墓,墓坑完整如初,墓内尚有遗骨十几枚,珍贵的陪葬器皿好几件,还有一大批钱纹砖,证实了传说中的梁祝墓葬,也同古书记载的梁祝墓址位置一点不差。如今,梁祝一墓双碑,成了宁波梁祝文化公园的独特一景。(蝴蝶碑很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