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担心独生子女太“独”了,将来与同龄人的相处不好;也有的家长会担心,家里虽有两三个孩子,但他们之间好像总是在争吵,会不会影响他们在学校里与同学的交往呢?
这些担心是有理由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过度解读孩子在与同龄人(常常是同学)的交往中的一些表现,不要急着贴标签。
很多家长的脑海中有一幅美图:孩子们友好和善快乐地一起学习和玩耍,你谦我让、互相帮助、及时道歉处理纠纷等等,又懂事又活泼,其乐融融。可惜,坚硬的现实是:年龄3岁以下的孩子只是凑在一起玩儿,他们会互相观察互相模仿,也会抢玩具、推搡对方等等。有时候可能会给别的孩子自己的玩具或者食物,但大多是听大人的话或者好奇而做出的,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分享”、“友谊”等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交往行为。
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如果表现得不如父母想象的那么友好、主动,甚至反而推人、抢玩具、胆小退缩,家长不要先急着下结论说孩子与同龄人相处不好,也不要急着催促孩子要分享、要交朋友等等。
青春期是孩子确立自我的关键时期,会有很多与同龄人(常常是同学)的区分与认同,一会儿什么都要跟朋友的一模一样,一会儿又要凸显自我、特立独行。这种变化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的同学交往不好。
至于孩子们平时的恩怨情仇和打打闹闹,家长要首先去分析、鉴别一下,是已经反映出了孩子在同龄交往中的一些固定的模式,还是不固定的、随机的行为,是孩子在尝试不同的方法。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化的、与同学交往的不好模式,才需要家长去关注,调查原因并考虑如何调整。
一般说来,以下两类固定的行为模式必须引起关注。
第一类是攻击型的态度和行为,包括争强好胜、总要压着别人;总爱指责别人、挑别人的缺点;与学习好的或者班干部玩、嫌弃学习不好的、比较势力;搞小团伙孤立别人等等。第二类是畏缩型的态度和行为,包括自卑退缩;讨好他人;胆小恐惧;孤僻等等。
多数情况下,在孩子7岁左右,也就是一年级下、二年级时,就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同龄交往模式了,家长也许不容易知道,细心一些的班主任差不多都能观察出来,形成印象。我们先来看第一类攻击型的态度和行为。
在小学低年级时,一些争强好胜的孩子以及爱指责、攻击别人的孩子,反而容易显得交往好,显得外向、有领导力,因为他们能吸引或者唬住一些孩子追随他们或者讨好他们,有时甚至会得到老师的喜欢和重用。也有的孩子是因为学习成绩好或者活泼外向能管住其他孩子而受到老师的喜欢和重用,从而逐渐变得争强好胜、爱欺压别人,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一般在三年级以下,家长和老师不容易发现这些行为的不好处,大部分同学会因为这样的孩子强势、学习好、受老师喜欢或重用而附和说他们好。但是,从四年级、孩子十岁左右开始,被攻击、被贬斥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辨别能力和反抗能力了,会渐渐地不喜欢这类孩子,减少与他们的往来。我有不少案例都是曾经的小班干部,到小学高年级后发现自己没有威信了,选三好学生得票不多了,在班里人缘不好了,感到非常郁闷。可是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原因所在,会认为是同学嫉妒或者老师不给力。这些孩子的家长有时候能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有时候不容易察觉,孩子很少会主动跟家长说这种“坏”事。即便家长发现了,也容易相信孩子的话,没有想到是孩子的攻击型态度和行为的问题,反而认为是其他同学或者老师的错,结果没能及时指导和扭转孩子的行为模式,很多孩子继续其争强好胜-欺压贬低别人的模式,直至中学或后来遭受更大的挫折。
势力的孩子和搞小团伙的孩子更不容易被家长察觉,因为表面看起来他们是有朋友的,而且同龄交往主要发生在学校。有的班主任能够发现孩子的这类行为,但是要么没时间处理,要么不认为有必要处理,要么处理不当,例如批评孩子。有的老师会告诉家长孩子的这类表现,有的家长会重视,有的家长会认为老师有偏见、针对自己的孩子。
势力的和搞小团伙的孩子表面看来显得有很好的同学往来,但是他们的朋友往往不是因友谊而结交。虽然他们会对想巴结的同学或者团伙内部的同学非常好,同时他们也会对另一部分同学表现漠视、蔑视甚至强势欺负。
同样,在大约四年级后,越来越多的孩子会看清他们,不愿跟他们深交。我就曾经听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给我描述过他们班的势利眼:“从一年级起,谁是中队长或者大队委,她就给谁带零食,一下课就搂着人家的脖子,搀着中队长下楼。我们老师说大队委和中队长要轮换,一换人,人家不是大队委了,她就理都不理人家了。现在我们班同学已经都看透她了,没人愿意跟她玩儿了。”
有的人会说,小学生不至于吧?大多数小学生不至于,但总有10-20%的孩子在小学时就表现出了上述一些攻击型的同龄交往模式,甚至不用专业人士,稍微心细一些的家长、老师都能发现。
最有感触的是孩子们,他们虽然未必能说清楚这类孩子的表现是什么,但他们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喜欢他们,并在小学高年级能够自主决定是否继续跟他们玩。因此,家长可以从老师、孩子同学的反馈中或者从观察孩子的情绪表现或孩子的叙述中找到蛛丝马迹。
如果是小学阶段,家长要及时引导、干预,有批评,但更多的是指导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与人交往方式。
如果是中学阶段,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中学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自我认识和反思,家长尽量不要采取批评教育的姿态,否则容易引起孩子反弹,甚至恼羞成怒。最好的办法是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供孩子参考,摆明愿意帮助孩子的态度,但不强制孩子来求助或者认错。
可惜的是,大多数攻击型同龄交往模式的孩子,常常有一位甚至两位强势攻击型的家长。孩子的人际交往行为常常是模仿得来的。家长如果不希望孩子形成这种模式,或者发现了这种模式希望孩子调整,那么家长首先要能够自我反思、自我发现、自我调整,改掉自己的攻击型态度和行为。
在学校不想跟同学们交往,同时也很焦虑,这个想要改善的话,就是需要把成绩搞上去,只有你的成绩提上去,你才有权利说一切
要是你给自己有压力,在学校不要想太多,想要想一些你关于学习的知识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就问老师,关于同学们之间的问题,就少参与,不要去想这些问题,应该好好学习就好
在学校不想跟同学们交往,在家里又不想跟自己的家人沟通,关在房间里面,这种人话就是你缺少沟通和交流,不要把所有人都想的那么坏,肯定他们也有善良的一面
我觉得在学校你也不必焦虑,也不必忧愁,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因为学校是学习阶段,不必去过多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的问题,还是以学习为主,只要你学习好就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