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新国标怎么样?

2025-03-25 17:05: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快速发展,快递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积极应用低污染、高效能的绿色环保封装用品,已成为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新版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要求,对原有标准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其中的绿色环保内容可谓亮点纷呈——新标准降低了快递封套用纸、气垫膜类快递包装袋、塑料编织布类快递包装袋的定量要求,降低了塑料薄膜类快递包装袋的厚度要求,要求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增加了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要求等。

据了解,早在2009年,我国便发布过《快递封装用品》标准,其中对规范快递封装用品的生产、使用和检测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标准中并未过多涉及绿色环保的相关内容。

而在日常运输途中,为防止出现损坏,快递往往都被层层包裹。快递包装材料主要包括快递运单、纸箱、标识贴、气泡膜、气柱袋、发泡塑料、胶带等。这些材料大部分均不易自然分解,不管采用填埋还是焚烧的方式处理,都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具体来看,新版国标首次明确提出“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并相应增加了生物分解性能要求等。据中国邮政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普遍使用的塑料袋,在自然条件下需200年才能实现降解,而生物降解塑料快递包装袋,采用堆肥方式半年可实现90%以上降解,若温湿度合适,1年内可全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新国标还补充完善了重复使用要求和印刷要求等,倡导快递封装用品二次使用。针对不同的快递封装用品,应分别印有可回收标志、重复使用标志或塑料产品标志,便于回收处理。

减少快递包装污染,需要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及卖家、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但筹码不能全部压在自觉上,立法推动才是托底措施,必须有常态化的制度保障方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