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简介:
什邡市方亭中学是始建于六十年代初期的什邡市教育局直属单设初级中学。生源覆盖什邡市全部乡镇,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在校师生1300余人。
512大地震中,学校受损严重,校舍全部成为危房、价值数百万元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毁损殆尽。
根据市政府《地震灾区学校重建规划》,方亭中学的重建工作按照“原址扩建”的方案进行,重建后的学校规模为21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000人,新校址占地44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预计投资超过4000万元,由四川意莱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四川亿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全资援建。新校舍分为教学区、实验实作区、运动区、休闲区和师生生活区等功能区域,办公室、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室内外运动场等配套齐全;电教、教仪、图书室藏书量及其他教学设备将全部由台湾同胞按国际先进水平配备。整个校区在提高安全标准的前提下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与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浑然融为一体,重建后的方亭中学不仅能传承学校半个世纪的文化,更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开启新的历史篇章。
二、师资队伍介绍:
学校现有教职工133名。85名在岗教师中,有专任教师84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60名(含高级教师14人),有党员35名、各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39名,有德阳市教育学会会员2名、什邡市教育学会会员12名,德阳市骨干教师7名,什邡市骨干教师5名、校级骨干教师13名、什邡市中心教研组成员6名。
三、学校近年来获得的荣誉介绍: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依靠广大教师端正办学思想,很抓学校基础建设、校风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自1986年起,连续24年被授予“德阳市文明单位”称号;党支部被评为“什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团委、工会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1998年10月,被授予“德阳市卫生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学校被命名为“德阳市规范化学校”、“德阳市校风示范学校”,同年被评为“德阳市艺术节先进学校”、“德阳市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2000年,学校获“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称号;2001年3月,通过“德阳市教学常规管理优秀级学校”验收,同年12月,被德阳市教育局命名为“德阳市教学常规管理优秀级学校”;2001年11月,被确定为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大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实验学校,2002年,被德阳市教育局授予“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称号,2004年被评为“什邡市绿化先进单位”、“四川省中小学心理教育示范学校”,2005年被授予“什邡市园林式单位”称号,同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写书法教育专委会授予“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称号,2008年学校党支部被中共什邡市委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四、学校在重建完成后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
由于方亭中学在什邡市区的特殊作用,学校党支部、行政经过认真讨论并广泛听取教职员工及社会各界意见,确定了学校在重建完成后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教研教改上实现新突破。围绕以人为本、质量为先、强化管理、创新机制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努力把学校建成孩子们享受幸福童年的乐园、成就教师辉煌人生的平台、体现教育科学发展的阵地,努力争创“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名校。
2010年,根据《北京市对口支援什邡市灾后恢复重建智力援助框架协定》,方亭中学与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学校、互派干部教师顶岗实践、教师进京培训等方面,深度交流和合作,建立送教师进京培训和邀请北京教育学院及其附属中学专家教师来川讲学的长效机制。同时探索与台湾慈济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借鉴、吸纳港澳台地区在基础教育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