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随笔作文

2025-03-29 05:28: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鲁迅前辈,真的是一个很难得的人。对于他的文学功底,不是我最钦佩的;而他那大无畏的精神和满怀为国的火红的心,是令我崇敬的。鲁迅前辈也是人,然而他不甘做一个平常的人,他不愿在沉默中死去,而愿意在沉默中爆发。他像一道雷鸣闪电,炸醒了沉睡的人们,震惊了后人的我们。
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革命性开始逾越他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而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其实鲁迅是个根本的文学家,他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很高的。我们应该全面地学习他的文章,多关注其中的文学精髓。鲁迅先生那精练的文笔,有趣的传说和风趣的语言将带领我走近鲁迅,走进他的心灵。

《水浒传》读书笔记--醉打蒋门神
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唯独这集里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
本集中,武松为了个人的友谊而去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这两点,就知道他有着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蒋门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后把蒋门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这能证明武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他在挑逗时还可分成几个细节,三次换酒,之后说让蒋门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饱不让,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里包括蒋门神)。
他在禽了蒋门神之后,又怕他告官,在说要求蒋门神的第三件事时,却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夺回来,所以让他离开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开出武松多么的细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

经典就是经典。在左翼红色文学已不为人们所热捧,革命题材已经被奇幻文学所取代的21世纪,真正称得上经典且能影响着年轻一代人的红色小说,恐怕只有这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保尔的形象在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就证明了这一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一个在俄国革命的暴风中成长起来的英雄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保尔在幼年便饱偿了人间的心酸,目睹了腐朽的旧社会中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他被严酷的瓦西里神甫赶出学校后,迫于生活压力来到车站食堂打工。在那里,他目睹了堂倌们的的丑恶嘴脸,腐朽社会里的不平等与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这使他萌发了打破资产阶级社会黑暗的愿望。少年时的保尔是一个外表桀骜好斗,但内心正直坚强的少年。他有过许多有惊无险的大胆举动,甚至挺身而出救走了参加革命的水兵朱赫来而险些被枪毙。在革命的风暴到来时,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红军,加入了布琼尼的骑兵旅与波兰侵略者展开了战斗。

保尔参加了无数次残酷的战斗,他在一次战斗中被弹片击伤右眼失明尔险些丧命。可他仍凭着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在离开战场后,他加入省肃反委员为解放而奔波。他先后加入并退出“工人反对派”,并在患腿疾时仍在工地上修铁路,最终积劳成疾全身瘫痪。但他不甘心这样被命运击垮。他在病床上以笔为矛,开始写作。可花费了他几个月时间,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手稿却在邮寄中被丢失了,这对于病床上的保尔来说是灭顶之灾。可他没有放弃,经过又一次漫长的写作,一部名为《暴风雨的儿女》,赞颂科托夫斯基英勇骑兵师的不朽小说诞生了,保尔拿起了新的武器,加入了新的战斗行列,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我第一次读出了保尔的坚强,第二次读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这一次,我更读出了许多全新的感受。

我不想对布尔什维克与托洛茨基派之间的政治斗争品头论足,但保尔的精神却是令我无比钦佩的。保尔不同于目前革命大片里007式的完美英雄形象,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他的个性并不是十全十美,他待人有些冷漠,听不得风言风语,遇事冲动。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他有张飞怒喝当阳桥的“鲁莽”,有自己的爱情与友情,但他,为了革命,放下了一切。

他首先抛弃了自己的爱情。自己少时便相识的女友冬妮亚在保尔的心目中一度是无比重要的,可当冬妮亚的价值观与自己的党发生冲突而自己无力调解时,他无可奈何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下自己的爱情,去加入到解放全人类的行列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保尔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痛苦的,但为了拯救更多的人,他放下了。

保尔的内心是高傲不羁的,可在工作中,他面对外界的攻击,没有像旧时该出手时就出手,而是选择了忍耐,放下了自己的急性子。他在患腿疾修筑铁路、演习时,多次遭到他人的冷嘲热讽,可他没有选择反击,争辩。他默默地忍受了一切,只为了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在革命的队伍中,保尔选择了收敛起自己的性格而融入集体,这是识大体之举。

保尔最令人肃然起敬之处便是坚强与乐观。他在受伤住院生命垂危时,无论是手术的钻心疼痛,还是换药时的痛苦,他都没有为此发出过一声呻吟,甚至当他疼得失去知觉,他也没有为此叫苦不迭。就是当他右眼失明时,他还能调侃自己:“还不如左眼瞎了呢,我怎么打枪啊。”这种坚强是源自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挚爱。

保尔,一个我无法忘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