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过的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急救``我需要这毛泽东说的那句话``完整的一段话`
2025-04-03 05:15:2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毛泽东说过的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出自演讲稿《为人民服务》中的话,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 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完整的一段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为人民服务》与《愚公移山》 、《纪念白求恩》   并称为“老三篇”。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拓展资料:

张思德生前是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山中烧炭,炭窑崩塌,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 。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语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为人民服务

回答(2):

完整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拓展资料:

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人民日报

回答(3):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泰山,或轻于鸿毛。”[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求采纳

回答(4):

死了比泰山还重,说明你的死亡有巨大价值,潜台词就是说你必须去死才能实现价值,代表人物就是和珅;而比鸿毛轻,就是说你的死亡没有价值,你不需要通过死亡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人本来就一无所有,生命如泰山,本来就是违逆天道。司马迁最后是明白了,留下这句话,可惜被后人歪曲原本的意思。

回答(5):

完整的一段话是出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⑵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拓展资料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是1991年6月2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包括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后期,即1941年3月至1945年8月所作的31篇著作。其内容有:抗日战争时期(下)、《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等。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