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将硫酸钡沉淀转变为碳酸钡沉淀,说明硫酸钡的溶度积大于碳酸钡。这句话哪错

2025-04-02 23:49: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不是由于溶度积的问题。应该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虽然硫酸钡比碳酸钡更难溶于水,但是在碳酸根浓度较大的溶液中,硫酸钡溶解在水中的钡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钡沉淀,转化过程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硫酸钡沉淀,处理一段时间后,移走上层溶液,再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重复处理多次,使绝大部分硫酸钡转化为碳酸钡。

回答(2):

我这边有个Ksp的表(虽然不一定绝对准确):
http://desktop.nju.edu.cn/jingpin2004/courseware/dxhxsy/content/ToolBox/rdj.htm
从中得知:Ksp(BaCO3)=5.1*10^-9,Ksp(BaSO4)=1.1*10^-10

如果上面的数据是正确的,为什么BaSO4还能转化为BaCO3?
问题就在“饱和”二字上。不知道楼主是否了解难溶电解质的同离子效应,BaCO3的溶解度在Na2CO3会远远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饱和碳酸钠的CO32-抑制了BaCO3的电离),才会造成BaSO4的Ksp比BaCO3大的假象。

回答(3):

应该不是溶度积,而是溶解度。
溶度积是电离平衡的常数,和沉淀没关系,溶解度大很好理解吧~

回答(4):

硫酸钡和碳酸钡不溶于水,所以没有溶解度
上面的实验说明不了下面的结论,注:碳酸钡不溶!!!

回答(5):

楼上的,起码人家碳酸钡是微溶,怎么就没有溶解度了。。

这句话错在前后没逻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