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你认为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答:我国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使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面临了困境。主要体现在:
1、毕业生就业受到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企业用工市场萎缩。作为“就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将会出现毕业生大量过剩的情况。
2、校企合作困难增加。金融危机的到来,企业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也影响到校企合作,企业担忧合作办学会影响自身生产经营,因而采取了“关门拒客”的态度,客观上加剧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过剩。
3、职业教育质量下滑。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效益下滑,致使企业裁员和生产萎缩,加剧了职业教育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4、社会综合负面影响加剧。就业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信誉和职校的招生,生源的减少意味着学校办学效益的下降甚至生存危机,影响到职业院校生存。
5、职业教育深层次问题提前暴露。中职的热衷于申报升格成高职,高职的要向普通本科院校转型。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发展体制、基础建设、办学能力、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模式的制约,职校本身与职业教育发展问的不协调、不适应等问题逐渐凸显。
4.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实践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根据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师资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面的经验,我们可借鉴美国以各州为主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做法,在我国各省(市)建立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职业训练)中心,也可在各省(市)较好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立职业教育师资班,对职业院校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有计划的送培,对在校职业教育师资班学习的学员可按照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来进行培养。根据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应同时加强高校基地建设和企业基地建设。高校基地和企业基地各有优势和不足,只有两者结合,做到优势互补,才能建设好一支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企业基地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教师资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接触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实际,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场所,因此,要与高校培训基地的建设列为重要的同等地位。 建立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一方面要加大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另一方面要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5.在新就业形势下怎样以职业教育提高就业质量?
答:职业教育要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这不仅是职业学校的本身问题,它还需要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的共同努力。
1.职业学校层面。在目标定位上,职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应定位在培养大量适应一线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上。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以及实习环节都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职业学校要培养受教育者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就业素质,使其掌握职业生涯发展所必备的能力;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讲求“半理论、半实践”,强化突出实训实习环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关键环节。
2.政府层面。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的关键。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规划,畅通就业信息渠道,提供政策、制度、信息等方面的咨询。
3.企业层面。以就业为导向也要求突出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首先,企业
成为投资和办学的主体;其次,整合企业资源,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开展职业培训。
6职业压力的应对资源
应对的职业压力个体资源包括自我效能感、控制感、自尊以及种种有益的特点和态度;社会资源主要指社会支持系统;物质资源包括良好的身体状况和职业所需的足够体力,还包括能满足基本需要的财物等。
(一)自我效能感:指对自己能力的知觉,相信自己拥有个人技能和工作能力,使自己能在特定的情境中正确而成功地行动。
(二)控制点:指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认为事情的结果是内控的或者外控的。所谓内控,就是认为事情的结果是受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所控制的;所谓外控,是指事情的结果是受机遇或者外在的力量所控制的。
(三)自尊:是指一个人全面的自我评价,或自我价值感。高自尊的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聪明、成功、有魅力,从而行事主动,心态达观;低自尊的人则经常感到无望和无价值感,容易陷于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困扰中,也更容易有药物滥用、饮食失调以及行为过失等问题。
(四)信念:在心理学意义上信念可理解为个体对于有关自然和社会的某种理论观点、思想见解坚信不移的看法。
(五)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社会资源。系统中的个体能进行各种信息、情感、观点的交流,这些交流使个体相信自己是被关心的、被爱的、被尊重的、有价值的,归属于一个互惠的、能互相交流的社会网络。
目前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要分二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面向中专生或者技校的学生进行的职业教育,目前这类学生所设置的课程非常落后,落后的原因,主要有几点:1、国家不重视这些学生的职业教育;2、国家对于这方面的投放不够,软件和硬件的投入都不够,虽然现在在说扩大职业教育范围,并且投入,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3、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大多数中职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工作还是要慢慢学起,其实职业教育的课程完全可以分理论与实操,那么实操这部分就是实践,要到企业去找师父带,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的接受职业教育;4、真正认真做教育的教育者非常少,并不是学生苯或者是学生不喜欢学习,而且缺少认真负责的老师,好的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不光是职业教育,其实大学也一样,很少有好的老师;5、地区差异大,课程推广有难度。
另一个方面的职业教育就是面向成人的各种执业资格考试,那这方面课程就更是为了应试而应试,大部分学员都只是为了拿证,而并不是为了学到新的知识,社会的浮燥,同时有一些激进的招聘原则,使大家并不是为了学习去考资格证书。那么这一方面的职业课程,是非常落后的,各个考试主考机构对于教材的更新会慢一些,同时教材更重于理论,虽然成人是有一些工作经验,实操是不需要太在意的,可是目前我们国家考证的最大人群确是大学生,所以这也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大学生毕业要就业就要考证,但是确没有实操经验。成人有经验可是理论的课程学起来集中不了精神,根本学不进去。这类课程所面临的困境还是非常大的,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可以跟你讨论交流!
职业教育的课程可以有两个维度,一,狭义的课程观,专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二广义的课程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教师、教材、教法。
从狭义上说,教学内容经过教育部的统一审定之后,市场可能已经变化了3-4年,这些教学材料可能已经落后了时代的发展,技术革新和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已经否定了过去的“定理、定义”,那么职业学校还要不要讲呢?讲吧,旧的内容,不讲吧,哪里有现成的教材?内容上的不确定和不稳定,造成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伍,不能及时更新的手段和方法,很难引起职业学校学生的兴趣,那么上课不听讲的现象就比比皆是。我以为这是从狭义上说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改变的手段就是学校要有自己的校本教材,在教育部统一审定的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成果,编制学校自己的校本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使学生学习到的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义上的课程面临的问题就更多更大了,教师缺少授课的激情:职业学校的教师往往是从学校自己培养出来的,对行业企业的认识和了解有比较大的欠缺,倘如学校能够不断地给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不断培训,尚且好一些,假如教师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学习提高,那么对于行业企业的最新的东西不了解,不掌握,你让他能够顺利地讲下一堂课已经不一,谈不上充满激情地上一堂生动、内容丰富的专业课了。能够上好课的教师在职业学校中凤毛麟角,越是技能性强的专业,这样的老师越少,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育如何能够增强吸引力,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够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呢?特别是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呢?这是说教师。教材如上,也是相同的问题,教材更新不及时,没有最新的技术和继续教育,不可能给学生提供最好的课程。最后说教法,说到教法先要说说学法,对于学生来说,自己主动学习是第一位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过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方法是第一位的,那么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呢?确实不敢恭维,那么只能是通过老师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加以调整和灌输了,但是可惜我们的老师没有那样的水平和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广义的课程就面临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总结一下,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课程,都需要与时俱进,增加校本教材,符合行业企业的客观实际,给学生鲜活的教学内容;同时,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给教师足够的准备时间和反思总结时间,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地授课,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给学生切实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合格建设者。
实际与理论脱轨。
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主要困境有以下几点:
经费投入不足:职业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它承担着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然而,目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提升。
招生政策需要调整:现有的职业教育招生政策主要以招收普高毕业生为主,这与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存在一定的不匹配。同时,当前的招生办法也主要通过统一考试进行选拔,这可能不利于选拔具有专业技能潜力的学生。
衔接政策不完善:职业教育与中、高等教育的衔接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在升学或就业方面面临一些困难。
劳动准入制度执行不严格:这可能导致一些不具备相应技能的学生进入职场,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声誉和就业质量。
职业教育政策理念落后:目前,一些职业教育政策理念仍然停留在过去,没有与时俱进,这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质量问题:部分职业教育机构存在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环节,以及教师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技能的掌握。
教育与产业需求不匹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变革,职业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与产业需求保持一致。然而,目前一些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脱节的情况。
就业压力大:由于一些行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以及部分职业教育机构的就业率不高,导致学生就业难度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困境,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大经费投入、调整招生政策、完善衔接政策、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与产业的联系以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