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纠纷中如何进行权益保护

大学生实习纠纷中如何进行权益保护
2024-11-09 06:12: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面对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重视到用人单位的实习,把实习视为就业的热身和择业的捷径;也有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从中挑选自己满意的新人。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完善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关于在校生实习的法律法规还处于“真空地带”,不少用人单位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对实习生进行欺诈和不负责任地使用。因此,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要特别注意对自身权益的维护。

  (一)实习生与实习单位的关系

  大学生到单位实习是一种培训性质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实习生仍是全日制在校学生,并非严格意义上进入社会的完整的劳动者,因此通常情况下实习生和实习单位之间没有形成劳动关系。如果双方发生纠纷,一般不能通过劳动监察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寻求民事诉讼的途径予以解决或比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实习期间的报酬

  国家没有对实习人员是否该获取报酬而作出硬性规定。有的单位愿意提供一定的报酬,作为对实习生的补助或补贴,但这种报酬不等同于工资;也有的用人单位提供的是无报酬实习,仅承担教育培训义务,帮助大学生学习工作、认识社会;甚至还有很多单位要向前来实习的学校和学生收取一定的实习费用。有效的实习机会,是弥补“工作经验不足”等应聘条件差距的最佳途径,因此实习生不应太过计较实习的报酬,重点放在工作经验的获取。但如果某些单位总打着接收实习生的旗号而干着重复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勾当,则实习生需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实习过程中意外伤害的处理

  由于没有形成劳动关系,因此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遭遇意外伤害,按规定不能定性为工伤,只属于普通的民事纠纷。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且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时,实习生可依据《民事诉讼法》向法院起诉,或请求按民事伤害赔偿的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索赔。所以,大学生在外实习应选择合适的工种和工作内容,千万要注意安全生产与操作。

  此外,大学生实习时还应该注意:慎重选择实习单位,事先了解该单位的经营合法性和行业信誉;在对实习单位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最好实习前与之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拒绝实习单位收取抵押金或扣留身份证件的无理要求等等。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要多留意周围的人和事,一旦权益受损发生争议,才能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或证人。

回答(2):

如果要是社区义工、法律工作者给你解答,我估计你肯定找不到合适的答案。
因为大学生实习期间所发生的权益纠纷问题,往往不属于法律范畴。
原因很简单,实习期间,用人单位与实习生不签订任何合同,因此实习大学生往往不能用劳动者权益保护法来保护自己。
而且,不容忽视的一点,用人单位任意延长试用期的现象也一直存在。
这也似乎成了法律条文的真空地带。
那么做为实习大学生本身,难道就无计可施了么?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觉得这并不是法律层面上的问题,这是很简单的高中哲学知识的应用问题。
高中哲学问题,没错,联系,因果联系的相关内容。
就是一件事,有因必有果,矛盾运动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它在随时运动,随时改变,我们只有从源头上解决,才能不至于被动。
做为实习大学生,实习期间切忌一个字“贪”,不要相信地下钱庄、地下传销组织的任何鬼话,你要相信了,去进行所谓的实习,不出事情才怪。
另外,对于一些生产厂商的鬼话也不要相信,包吃住,条件优厚,怎么怎么地,不要相信,看看这些厂里走出来的工人是怎么讲的,如果这些工人是因为这个厂子锻炼了才干,积累了财富,出来自己创业的,那么你就不要犹豫了,去试试看,
任何事情,不要正着看,一定要侧着看,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的判断,
既然是实习,那就是短期的,特别是本科大学生,我建议去那些实习期不给薪水,只提供一顿午饭的公职机关,公职单位,比如园林局,比如体育局之类的,要和你离得近,关系铁的。
你进去了,好好干活,不拿一分钱,人家规规矩矩办事,也就不会来害你了。
拿人家的毕竟手短,任何拿实习工资的单位都是有一定危险的,自己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能盲目乐观。
这第二要切忌的字就是“乐”,不要以为工会和劳动纠察大队会来帮你,在想着寻求法律裁决之前,先要掂量自己的实力。
现实的社会,实力才是一切,做为夹缝中求生存的实习大学生,要尽量地谨慎,不多要一份好处,不去有风险的地方干活,不听信任何人的鬼话。
这样从源头上杜绝,没有原因了,也就不会有结果了。
如果还是固执着要什么公道,那也只有独自生闷气的份了。
大学实习期间要么像我说的,不要起纠纷,这样就可以避免纠纷带来的伤害;要么就是直面纠纷,吃亏到底。
两条任选一条,您比较喜欢哪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