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身作则
自己做不到的,或者自己都不去做的,去教育孩子,说再多,都会在孩子心中引起怀疑,丧失权威,因为你本身并没有给孩子树立榜样。
2、 做孩子情绪的稳定器,而不是共振器
父母孩子之间会相互影响,但很多时候孩子闹情绪,只是想从你这里得到一个解释,而不是渴望你也跟着他闹情绪。
面对孩子有情绪时,一定要冷静,进而呈现给他一个客观的态度,这样才能让他对自身有明确的认知,试着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
3、 鼓励赞美孩子的动机和特点,而不是结果
鼓励式教育老是强调赞美会让孩子更自信,但是一味的夸赞孩子行动的结果,只会让孩子飘飘然,赢得肤浅的自信。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鼓励孩子想做事的动机和展现出来的特点,这样才能强化其对自身的认知,进而不断积极主动行动将其转化成能力。
4、 敢于认错,学会事后弥补
很多家长,对自己做错的事,不愿意承认承担。让孩子感觉父母不公,不讲道理。这是不可取的。
正确的方式是父母做错了事,要事后勇敢承认。这样不只是照顾了孩子的感受,也为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