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赋存环境因素的力学效应

2025-04-13 11:33:3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岩体与其他物体的主要不同点,除结构特征外,赋存环境亦有其特殊性。从岩体力学作用来说,必须考虑地应力、地下水和地温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在岩体力学性质研究中,亦必须对这三种环境因素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对其力学效应进行修正。

1.地应力

岩体赋存环境因素的力学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对岩体变形及破坏机制的影响;②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应力的增高有:

(1)完整结构岩体:①破坏机制由脆性向塑性转化;②破坏强度由低逐渐增高。

(2)碎裂结构岩体:①结构面由起作用向不起作用转化;②岩体结构的力学效应由显著逐渐向消失转化;③破坏强度由低逐渐增高;④岩体力学介质由碎裂向连续转化。

(3)块裂结构岩体:它主要反映在起伏结构面破坏机制上,由爬坡滑动向啃断转化,其抗剪强度亦随之增高。

(4)板裂结构岩体:板裂结构岩体同碎裂结构岩体;软弱结构面同块裂结构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的力学效应相同。

2.地下水

地下水的力学效应则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孔隙-裂隙水压力作用;②软化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有联系的,其综合的力学效应可用下式表达:

地质工程学原理

式中:Δτ为地下水作用引起岩体抗剪强度的降低值;σw为孔隙-裂隙水压力;c、ϕ为浸水前岩体的联结力和摩擦角;cw、ϕw 为浸水后岩体的联结力和摩擦角。

孔隙、裂隙水压力作用对所有岩体都一样,而水的软化作用则主要对粘土岩起作用。图3-18是水分对粘土岩岩体力学性质影响的一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岩体由于湿度变化可使其单轴抗压强度及变形模量变化高达10倍。一般砂岩、砾岩仅降低 30%~50%,变化并不十分显著。

图3-18 砖红色粘土单轴抗压强度与变形模量和含水量的关系

3.地温

已有资料表明,岩体由于温度作用产生的应力是很可观的。温度变化1℃可使岩体产生400~800kPa的温度应力,这种温度应力实际上是地应力的一部分,它和其他成分的地应力一起对岩体力学作用和力学性质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