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想要考MBA怎样复习比较好呢?

2025-04-15 09:26: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确定目标可以分成两部分,一确定目标学校,二确定目标分数。

1、确定目标学校

学校如何选择,我们要考虑的很多。或许我们都向往着最好的那所学校,但现实经常会告诉我们,那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择校的原则一般是,选择自己所在地、性价比最高、努力后能考上的学校。

学校太远了,去上课就不太方便,而且对自己之后的工作未必有那么大的帮助,当地学校的各种优势或许更大。学校分数线太高了,而自己的基础、复习时间又跟不上,那这个目标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2、确定目标分数

确定好学校后,可以参考学校往年MBA分数线制定目标分数。制定目标分数线,一定不能只根据上一年的MBA分数线制定最低目标。一是因为学校分数线也逐年上涨,今年还能进复试的分数明年不一定还能进;二是因为压线进入复试一定更危险。试想复试时,你和其他考生条件几乎一样,招生老师很难取舍,而你的初试分数比其他考生明显低很多,学校会选择谁呢?

制定目标分数后,我们应把分数再细化,如果你的目标是英语55,综合135,总分190(去年MBA国家线是170,建议目标要比国家线稍微高一点,这样更稳),具体分数可以这么安排:

英语55:完形5分+阅读32分+翻译7分+小作文5分+大作文6分=55(英语基础好的可以把目标定的高一点,这样综合的压力就会小一点)

综合135:数学51/75+逻辑44/60+写作40/65=135(数学至少对15题,逻辑19题)

当然细化的目标需要建立在足够深入的了解上,包括对自己基础的了解,和对考试科目的了解。建议大家对自己做一次基础评估,评估自己的数学、英语基础怎样,哪方面是弱项,哪方面需强化,然后根据考试具体题型,每一块占分情况制定各版块目标。

四、制定备考计划

确定好学校后,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MBA备考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学校的MBA招生实行提前面试政策,参加了提前面试且通过后,联考一般只要达到国家线就能被拟录取,不用参加考后的复试,提前面试没过一般也不影响继续报考该学校。

更有五所学校的MBA(清华、北大、南开、复旦、华南理工),不设置联考后的复试,这意味着报考这五所学校的考生,必须参考学校组织的提前面试。

MBA提前面试包括两部分,材料申请和面试,材料申请主要是向学校提交申请材料,包括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学习经历、个人论述等。学校会审核申请者的材料,再给一部分人发出面试邀请。

不管是申请材料还是面试,都不是容易准备的。学校会评估你的职业背景、学历背景以及工作经验,你是不是学校想要的人,你是不是与众不同的人。可能你真的挺优秀,但是学校一定不会想让教室坐着同样的一群人,你的优秀一定要和其他人不一样。

如果需要准备MBA提前面试,我们可以提前梳理好自己的背景,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较缺乏,相应的去改善。本科院校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开始去多看一些行业书籍、争取更好的业绩;工作经验短时间内容无法丰富起来,但我们可以多总结自己的强项、弱项,思考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

通过提前面试相当于走在通往名校MBA的快车道,有的话当然参加,没有的话我们只能全心全意准备2022年MBA初试。

根据上一步制定的目标分数,我们可以制定两个初试复习计划,一个总体规划安排,一个是阶段短期计划。

1、MBA备考长期规划

长期规划只需要一个大体的时间段,比如某个月你需要完成什么,背完多少单词,学完什么知识点等。

这里需要大家综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复习进度,保证每一个阶段都有任务安排,不会出现某个阶段忙得要死,某一个阶段完全不看书的情况。前期的复习重点应是数学和英语,记忆单词和数学基本概念、公式,多看英语文章,后期加上逻辑和写作。

2、MBA备考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应该尽量详细,因为这关系到你每天的复习效率。

比如这一个月每天的复习时间是什么时候,晚上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你大概用来做什么,周末的时间你怎么安排等等(具体到每天背多少个单词,做多少题)。

一个好的时间观,能很大程度决定你能不能完成你想做的事情。备考计划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你能不能最终考上。如果能根据制定的复习计划把每一天的任务尽量完成,同时给自己留下一些休息的空档,劳逸结合,一定能事半功倍。

五、结语

每年都有部分人出现这样的情况,备考本来就有点晚,复习过程中还在纠结要不要考、考什么学校,然后内心滋生更大的焦虑和不确定,这种瞻前顾后的摇摆心理让自己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MBA备考当中,复习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备考信心,最后甚至选择弃考。如果我们事先能对自己做好分析、做好规划,备考一定会更轻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