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报考MBA的考生,从年龄上来讲向来参次不齐,从二十几到四十几不等。对于那些想了解工商管理学的职业经理人们来说,比起潜在的投资回报,读书的价值就在于读书本身。只要想读MBA,在不同的年龄段,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那今天我就给同学们说说适合读MBA的几个年龄阶段吧。
25~32岁——定大方向期
在25、26岁时,基本上工作了两三年,有基本的经验和能力,到了定大方向,需要一个舞台的时候。如果这时候给他们一个舞台去展现,他们首先面临一个选择:这个舞台要不要?需不需要重新选择别的舞台?如果这行业不适合我,这工作不适合我,或者厌倦了,是否可以马上换掉?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企业用人时,会把25、26岁的人群看得比较重,会给他们事业上一个舞台,提供一个发展的机会。25-32岁之间是不断积累的阶段。这段时间他们应该有业绩,顺利的话,他们应该是有权力,有回报的(包括金钱回报)。
处在这一阶段的人,大多达到了读MBA的工作经历要求,具备了基本的工作能力。同时,通过职业上升、职业规划上的瓶颈,也知道自己缺乏什么,需要学习什么。这时候,再回到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有目的吸取知识,给自己的上升增加砝码。
32岁-36岁基本定型期
有些人在事业上已经基本定型了,这群人对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否也很清晰?我认为,行业不同,相对状态也不同。在一个稳定的、相对来讲发展也比较规范的行业,大家可能在这个阶段对于事业前途特别清晰。而比如互联网行业,在这时候就是创业期,发展的路径也不是特别清晰,他们在这行业折腾好长时间,可能也没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时可能好多人就会犹豫:要不要创业,要不要换行业?
但也不乏在某些变动较大的行业,目前还没有稳定下来。选在这时候读MBA,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给自己积累经验和资本,力求在行业领域有更突出的表现。另外,对自己的事业也会有一些想法。
36~45岁——追求稳定期
在36岁职业基本定型后,在36—45岁期间,大多数人只是求稳定,更多的是带后来人。这时他会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组织的目标,包括和团队的目标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他职业生命的延续。所以,这时他们是在企业里承担重大职责,或者是权威专家的角色,他们追求在这个岗位上稳稳当当地尽职尽责。很多在社会上很不错的成功人物都是从这阶段出来的。再往后,他可能还会伴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自己,他也可能开辟一个领域,参加什么行业协会,去搞一些公益事业等,这也是延长他的职业生命。
就像在互联网行业,虽然一些人很年轻就成名成家了,这有时会给人一个“误区”。舆论导向上让很多人觉得年青人也应该像那些IT精英们一样。其实这条路也是有风险的,而且很难走。他们身上有常人没有的东西,他们吃了多少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是和那个行业有关的,但这不是常规。
我认为三个阶段中25~35岁这个阶段是同学们最需要充电的。
◆首先把人的核心竞争力分成四部分:知识、技能、经验(眼光)、心理素质。大学阶段培养的是知识,如果自身结合的好的话,可能会发展一些技能。这个阶段充电对完成技能有帮助。
在最需要充电的阶段,读MBA是最好的选择,那应该怎么去选择MBA?不同的年龄段的人对于MBA有不同的偏好度。MBA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全日制脱产MBA
学生参加每年12月底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联考,被录取后,脱产学习2年,上课时间一般是周一至周五,毕业后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这种学习方式适合刚毕业不久、事业转型期或创业的学员,因为机会成本比较大,但是还是可以系统的学习课程。
2:非全日制MBA
学生参加每年12月底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联考,被录取后,在职学习2-3年,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毕业后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这种方式也同样适合相对比较年轻的学员,机会成本相对来说还是很大的,一边上班,一边复习功课,同时兼顾—难,知识很容易被遗忘,学习压力较大。
3:自主招考国际MBA
自主招考国际MBA(中外合作MBA或者海外商学院国内办学MBA):参加学校自主组织的面试+笔试,要求你具备以下几种素质,良好的英语水平,快速的职业发展轨迹,强烈而明确的求学目的。准备的过程相比MBA联考,要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获得证书,远没有那样复杂和繁琐,形式流程更加人性化。
这两种MBA学位班课程很适合在上海、北京等地发展。对于国际一流的MBA学位有需求,将来会走向国际市场的职业经理人。工作忙碌、时间宝贵处于职场黄金阶段的申请人。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但不善考试,跳出系统内院校,选择自主招考国际MBA机会成本更小。
总结:建议同学们想要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吧,着手准备MBA,现在不算晚,别让机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
“我适不适合读MBA?”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你得明确两个问题:
1.自我的定位是否清晰?
2.MBA能给你带来什么?
所谓自我定位,即想明白:
我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怎样去做以及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MBA是培养你的管理能力,任何工作领域都需要管理者。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
想跳槽还是想继续发展,都不妨碍你学习MBA。
但凡是对自己事业有野心的人,
在做习惯完精专人士之后,出路基本都是管理层。
首先确定你是否要走管理路线。
基本来学MBA的人才,都是有管理潜质,但需要学习更多的管理知识的精英人才,很多名校喜欢招收最少已经有3年以上管理经验的考生。
至于,读MBA能获得什么?
首先,读MBA可以学到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
通过学习使你具有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的潜质。
案例讲解和分析是MBA学习中很重要的一课,
你可以听到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的CEO们为你现身说法,
讲解他们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这种案例分析的详尽程度无法想象的。
他们会从整体,从细节去分析这个案例,从中受益匪浅。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一批今后将对你的事业有很大帮助的同学。在这里,你将学会团队协作,
你将学会与他人配合,学会包容,学会理性。
读MBA时所建立的同学关系是无价的。
不管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创业过程中,
给以各种支持的是同学们。
这种同学关系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
再次,很多学生读研的基础目的是提升学历,通过学历的提成可以作为工作晋升的敲门砖。
2020的考研报名人数达到近350万人,较上一年又激增了50多万人,知名院校MBA录取分数线和录取难度都激增。
这般考研形势也折射出经济形势的严峻,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匀速发展,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持续火热,如果你足够优秀,就一定有位置;如果你比较平庸,就乘机“充电”,在未来的挑战中取胜。
而MBA是“充电”的最佳形式之一,MBA备考也是一场信息战,你抓取的有价值信息越全面越利于备考效率。
首先来看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都可以报考MBA。
报考MBA不只看年龄,更要看自己的当前需求适不适合读MBA,一般报读MBA的有三类人群:
一、寻求更佳工作机会的年轻人,为了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给自己一个新的空间 ,给自己一个新的希望 ,他们也选择了MBA作为一个跳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从未系统学过管理学知识但又又管理学知识需求的人,他们大都是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获得了企业管理岗位的职位,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这些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遇到了许多凭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感到有必要去学习,去充电,以便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需要人脉的人,这些人看中了MBA这个庞大的同学群体的人,他们并不需要再学习什么,他们既有了现代的管理知识,又有了管理的实践经验,他们认为学MBA最重要的是在名校结识一批未来的管理精英,结一张硕大的“关系网”,做为自己未来的资源库,使得自己能在商场或职场上拥有更广的人脉。
报考MBA的人越来越多了,从二十多到四十多岁不等,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永远不缺积极进取不断勇攀高峰的人,从每年入读MBA的年龄分布就能看得到,而且年龄跨度相当大。那什么年龄最适合读MBA呢?25岁,35岁,还是45岁?
25岁,初出茅庐型:快速成长
一般这个年纪刚大学毕业或者毕业没多久,工作上还没有太多经验,在管理和领导能力上更是欠缺,但这个年纪容许试错,大多数这个年纪的人都在定位自己得坐标,寻找自己得大方向,也最容易迷茫: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我在这个领域能做到多厉害?是否需要立马换行业?
这个年纪刚刚达到了读MBA的资格,但是阅历、行业经验尚浅,工作能力可能还不够,职业发展遇到瓶颈,,通过读MBA可以让他们快速超越同龄人,赢在职场起跑线上,达到较佳起步状态。
35岁,中流砥柱型:各得所需
35岁,是职场中中流砥柱人群,工作上已经小有成绩,已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他们多位居中层,但是对于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心,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得是什么,哪些地方不足,但现实是既没有人能够从专业上超过自己,也没有管理上可以学习得榜样,陷入到一种只做输出没有输入的减法中;还有一种就是想另闯天地,开始着手创业“单干”的人,他们习惯了负责手头那小部分工作,习惯了管理一个部门,但是却无法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去管理和经营一家公司,需要转变从专家到杂家的思维……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回到学校,吸取知识,给自己增加砝码。
45岁,稳定型:锦上添花
对于这个年纪来说,无论在能力还是思维上还需要读MBA吗?答案是当然需要。每年报考MBA得人中,40+年纪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大多寻求稳定,在企业中多为权威专家型选手,他们追求学习是为了尽职尽责,带一带后来人,也是为了能够延长自己的职业生命。
所以不用再问多大年纪读MBA合适,其实在每个年龄阶段,读MBA对你的意义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它只会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有任何相关MBA问题,欢迎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