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
布谷鸟,又称大杜鹃,大杜鹃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森林中,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和居民点附近高的乔木树上。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
布谷鸟生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
只有雄性布谷鸟才能发出为人熟知的“布谷”声,但雌性布谷鸟叫声的作用一直不为人所知。不过,这种声音却与雀鹰(苇莺的天敌)的叫声相似。
扩展资料
杜鹃的传说
其中杜鹃的称呼是源于古蜀国一个美丽而忧伤的爱情传说,传说蜀王杜宇的宰相鳖灵,曾开通三峡,根治了蜀中水患。杜宇遂将王位相让,并化成了杜鹃鸟,每到春天,就要不住啼鸣,鸣声似乎唤人们“快快布谷”,因此被人们又称为布谷鸟。
由于啼鸣不止,常常啼出血来,滴下的血就化成了火红杜鹃。后来由李商隐写进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千古凄怨的《锦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杜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布谷鸟会模仿鹰叫占巢下蛋
布谷鸟。
布谷鸟又称杜鹃,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古时子鹃、子规、伯劳、谢豹、杜宇、杜鹃都指的是这种鸟。鸟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的统称。
其中杜鹃的称呼是源于古蜀国一个美丽而忧伤的爱情传说,传说蜀王杜宇的宰相鳖灵,曾开通三峡,根治了蜀中水患。杜宇遂将王位相让,并化成了杜鹃鸟,每到春天,就要不住啼鸣,鸣声似乎唤人们“快快布谷”,因此被人们又称为布谷鸟。由于啼鸣不止,常常啼出血来,滴下的血就化成了火红杜鹃。
生活习性
在欧洲,布谷鸟的叫声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因为布谷鸟每年都在非洲度过冬季,到了3月份欧洲气候转暖时再返回来。交配后,雌性布谷鸟就准备产蛋了,但它却不会自己筑巢。
它会来到像知更鸟、刺嘴莺等那些比它小的鸟类的巢中,移走原来的那窝蛋中的一个,用自己的蛋来取而代之。相对于它的体形来说,它的蛋是偏小的,而且蛋上的斑纹同它混入的其他鸟的蛋也非常相似,所以不易被分辨出来。如果不是这样,它的蛋肯定会被扔出去。
布谷鸟。
布谷鸟,又称大杜鹃,大杜鹃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森林中,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和居民点附近高的乔木树上。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
布谷鸟生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
只有雄性布谷鸟才能发出为人熟知的“布谷”声,但雌性布谷鸟叫声的作用一直不为人所知。不过,这种声音却与雀鹰(苇莺的天敌)的叫声相似。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这种鸟叫“四声杜鹃”,不是布谷鸟,布谷鸟是“二声杜鹃”或“大杜鹃”,虽然都是杜鹃,但不是一种。
布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