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答:这句诗所含有的是我国北部边境纬度高,所以冬长夏短,春季来的比我国其它地区都晚的物候现象。
二、扩展知识:
1、原诗欣赏: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作品简介: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诗歌以汉代唐,写一位边地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3、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现象
在诗句之中其实反映了地理的一个基本知识: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
这里的春风当指我国的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因此杨柳因为水分条件不足也无法在关外存活.
一、回答:这句诗所含有的是我国北部边境纬度高,所以冬长夏短,春季来的比我国其它地区都晚的物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