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饲料霉变 霉变饲料的处理方法

2025-04-13 22:04:1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饲料霉变的原因主要有:饲料未晒干,含水量过大,保存时间过长;保存过程受潮,特别梅雨季节;保存不当,购进或加工好的饲料未保持干燥。霉变饲料喂雏鸡易发生曲霉菌中毒死亡,喂育肥鸡易引起鸡霉菌性肺炎及其他疾病。为防止饲料霉变,尽量采购含水量低的饲料,料库要保持通风良好,保持购进或加工好的饲料要干燥,必要时常进行日晒。长期贮存的饲料应添加防霉剂。一旦饲料发霉,应立即停止饲喂。

回答(2):

防止饲料霉变的主要因素:
1. 养分:
一般饲料中碳源、氮源、某些生长因子、无机盐等均可作为霉菌的养分;霉菌毒素一般利用的碳源和氮源较多,从简单的葡萄糖分子到复杂的淀粉分子都可在不同程度上被霉菌利用;从小肽到蛋白胨;硫铵盐、某些生长因子和无机盐等,都可以被霉菌利用进行迅速繁殖代谢。
2. 水分
霉菌生长繁殖代谢主要的条件之一是适宜的水分,一般来说,饲料中真正能被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称为自由水,可用水活度(Wateractivity缩写为Aw)来判定,Aw越接近于1,微生物生长繁殖越快。饲料中的Aw为0.98时,微生物生长繁殖较快,当Aw降为0.93以下时,部分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但霉菌仍能生长,当Aw降为0.7时,绝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
3. 温度
温度对霉菌的繁殖及代谢均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霉菌其最适温度不同,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0~37℃,在0℃以下或50℃以上,不能代谢产毒或代谢产毒能力减弱。
4. 饲料基质
与其它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一样,不同的饲料基质霉菌生长的情况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营养越丰富的饲料其霉菌生长的可能性就越大。实验证实,同一霉菌菌株在同样培养条件下,以富于糖类的小麦、米为基质比油料为基质的黄曲霉毒素产毒量高。
饲料发霉后的处理方法:
饲料发霉后就会含有有毒物质,如果给动物食用,不仅会危害动物的健康,也会通过禽畜产品危害到我们的人类的健康。所以,发霉后的饲料必须要进行脱酶处理才可以用。
1、晾晒法。对于霉变不严重的,只是在表层附着着霉菌体的饲料,建议可以通风晾晒,找一个宽阔且通风条件好、晾晒条件好的地方进行晾晒,直到霉菌体脱落就可以了。
2、蒸煮法。即把发霉的饲料放在锅里,加水蒸煮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去掉水分过后再用。
3、脱霉剂脱酶。就是使用专业的脱霉剂(刍霉宝,牧霉清)进行脱酶,这种脱霉剂具有专业脱酶的效果,对于饲料中含有的霉菌毒素有抑制其生长和降解霉菌毒素的作用,已达到脱酶效果。
4、稀释法。鉴于成本考虑,在饲料被污染后,由于价格昂贵,很多养殖户舍不得扔掉,但是喂养又怕产生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大家会进行一定处理。比如:晾晒、蒸煮、专业脱酶等,在做完这些后,再与好的饲料进行一定比例的添加使用,就是所谓的稀释法。但是要记住,一定要少量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