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24-11-29 17:33: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是你必需了解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让他敢说,愿说。从初中学生的发展心理看,他们极力想争取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他们的共性。对这类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怎样给他们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并且给予肯定。另外也不可否认,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个性得不到发挥,在别人面前或大众面前,养成了寡言少语、怕羞的性格,一让他说话就面红耳赤,说起话来吞吞吐吐。这一类学生,教师就要通过调查,了解原因,弄清,对症下药。特别要关心他们,重视他们,让他们觉得,在老师心目中是有地位的,愿说,敢说。二是创造氛围,让他多说。老师为学生创造合适的说话氛围,或者课内,或者课外。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课内如常规活动:每日课前3分钟报道新闻(内容可是学校、社会、家庭等内容),内容贴近生活,会使学生浑厚;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困惑的情境或有趣的难题,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问题情境和思维状态之中,以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②,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再就是让学生根据作文要求当堂口头作文,做到中心明确,条理分明。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往任务,活学活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材设置的“语文实践活动”不是让学生、教师浏览的,要求老师合理安排时间,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活动,它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这样的活动,指导学生去活动。讲故事、开辩论会、答记者问……等等。这些活动,大多有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容,通过老师课堂上的授之以渔,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要求学生讲述见闻时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答辩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语文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三是训练目的明确,循序渐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初中学生三年六期的训练内容。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既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由浅入深,建立一个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序列;又要注意训练的人文性,设计生动的、富有情趣的情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说话内容宜从要求比较简单的开始,让学生能注意对象和场合,逐步养成文明得体的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说话时能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报道消息,讲述见闻,内容具体;即席演讲,观点明确,说服力强;讨论问题,有针对性等等。以上要求,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一到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何尝得不到提高?四是改革考试内容,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目前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考试,都是结合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内容以书面形式进行的,内容大多考的是口语交际方面的基本要求,或者设计一段情境对话,让学生书面答对。我认为既然是口语交际,就应该是让学生口头表达,应进行口试,并占一定的考核比重。让学生用口语表达,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一个学生可能他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较差,但如果口语表达能力强,会让学生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的语文素养的,会增强他学好语文的信心。我认为,各种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承的。一个学生如果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势必促进其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反之,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三年一个轮回,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