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意思是什么

2025-04-04 20:32:3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用理论指导行动

知行合一: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要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近代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论中也倡导“知行合一”,认为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

学以致用:

[释义]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语出]  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参考资料

百科.百科[引用时间2018-1-5]

回答(2):

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用理论指导行动

回答(3):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到生活当中去,进一步抓牢学到的知识,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回答(4):

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

很多听众会问:白话佛 法的究竟意义所在?白话佛 法就是用佛法的理论指导我们现实的日常生活,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面 临的各种问题。佛法要用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要学以致用。有些听众学佛已经很多年了,有一定的基础。

而有些听众,则刚开始学佛、念经。所以台长选题时会由浅入深,有所兼顾的。

台长首先给大家讲讲佛法对宇宙的理解。很多人以为信佛是年龄大的人的事情。其实信佛是宇宙间的一个大真 理。从信佛到完全开悟,就是大觉圆 满,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为佛菩萨。学佛法就是要理解宇宙人生的真 相,理解了宇宙空间的运作之后,得到的就是智慧。有些听众问我:“学佛法是为了什么呢?”我告诉你们,学佛法,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求平安、身 体好。学佛法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大智慧。只有有了智慧,才能够断烦恼、破无明。

佛菩萨把我们人道称为烦恼道。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烦恼,比如身 体不好了,家里钱不够用了,孩子的教育培养等,各种烦恼会伴随着人的一辈子。学佛法就是帮助我们开智慧、断烦恼、破无明。

和尚和尼姑修的是出世法,台长教的这个法 门就是让大家把在人间的生活过得更好。要记住人类思维的最高境界就是智慧。

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是因为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智慧的话,活在这个世界上会很痛苦。越是没有智慧的人,越是没有般若。有智慧才能够解决问题。我们要能够解释宇宙万物的现象。科学家是先得智,这种智慧是生出来就有的。先得智是自己前世所修的因,所得到的智慧。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就很聪明,而有些人生来就很笨。

对宇宙空间的理解,要看万有现象。什么叫万有现象?所有的现象已经存在了,只需要去理解而已。比如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前,这个定律已经是存在的了。我们现在学佛,实际上,佛早就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把佛法的理论和我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把佛法的理论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现在是末法时期,人必须学佛修行,修行才能解脱,唯有念佛才能得 度众生,才能得 度生死。念佛和放生有关系。佛菩萨劝导我们要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名为佛性。大慈大悲的人一定具有佛性。例如:当一个人 大慈大悲的时候,佛性才会出来。当一个人很凶、做坏事时,就没有佛性。当小孩子捉弄人、欺 骗人时,也是没有佛性的。

慈即如来,如来即慈。每个人都有慈悲心,人之初,性本善,说的就是慈悲心。

佛菩萨在经 文中说到:慈悲心是一切安乐之因缘。多想想别人是好人,自己的心才能够得到平安、快乐。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慈悲心。佛法以菩提心为正因,菩提心就是慈善心,所学的佛法有慈悲心时,才是正确的因果、正确的因缘。大家跟台长学佛法,台长总是教大家与人为善、大慈大悲,教大家放生、救 度众生等。这是何等的慈悲啊!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四十九年,悟出原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良心就是人的本性,就是人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