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为什么要报复张居正?

2024-11-23 06:56:2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对于张居正死后被万历皇帝清算,以至抄家问罪,很多人将其原因归结在于张居正推行改革得罪了许多人。

张居正万历十年病卒,赠上柱国,谥文忠,在过世前十天,万历帝加封为“太师”,为有明一代唯一一位在生前受封此职之人。然而九个月后,万历十一年三月,神宗下诏取消张居正“上柱国、太师”的封号,接着又下诏剥夺“文忠”的谥号。这还不够,一年以后,万历十二年四月,神宗下诏查抄张居正的家产,将他的儿子发配充军。

明神宗朱翊钧这种一百八十度的态度转变是他长久处于张居正约束下的发泄,同样也是自己开始亲政的基础,推倒张居正,也就树立了皇帝自己的权威;明神宗的贪财好利,也推动了清算的进程;同时张居正改革中触动了不少权贵的利益,因而死后招致了顽固守旧派的竭力反击。以上原因导致张居正死后被抄家,遭到清算。

扩展资料:

张居正“夺情”事件

在明朝早期,文官夺情特别是阁臣夺情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如永乐年间的杨荣、宣德的杨溥,都被夺情,未能终丧。但经过嘉靖朝大礼议事件,整个社会都形成了重孝守孝的氛围。因此,张居正要夺情,反对者不是政敌,也不是所谓的改革受害者,而是整个文官集团和社会舆论。

张居正将那些反对自己夺情者比作是“欺君”“悖逆”“小人奸邪”,希望通过万历皇帝来震慑天下群臣,将满朝的舆论压制下去。

为了堵塞言路,禁止天下人议论自己夺情的是非,张居正还使出了一个大昏招,那就是禁毁书院,“是时士大夫竞讲学,张居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禁止私人办法,只允许公学,完全把自己推向了学子士大夫的另一面。

一系列手段下来,凭借着皇帝的威名和首辅的权力,表面上看张居正获得了胜利,没有人再敢议论他夺情的事情,也没有人再敢反对他。整个朝廷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张居正,即使是言官,也不敢妄议朝政。

但这胜利是暂时的,他只是使用强权和暴力压制了反抗者,却让自己成了天下公敌。等他一死,大臣、言官、读书人,这些暂时的失败者将卷土而来,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因此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之所以要讨伐和清算张居正,并不只是因为张居正的霸道和个人生活作风,更重要的是,张居正夺情本来就是非正义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居正改革

回答(2):

这是由多方面造成的,先说内因:

首先,从大的方面讲,作为皇帝,当然要独断专权,但自万历登基,他的头上便有三座大山压着:首辅张居正,掌印太监冯保,生母李太后。注意,这三个人是个三脚架,相互支撑。明朝后期的皇帝多在内廷,所以太监冯保(万历称其为“大伴”)和神宗处的时间较长,也经常在神宗面前替张居正说好话,而神宗要做错什么事,冯保就会到李太后那儿去告状。而李太后对神宗管教极严,而且据说在神宗大婚前,李太后是和神宗住在一起的。而外廷则由张居正支撑。由于内廷和外廷都被这个“三脚架”控制,所以万历自然感到压力很大。即使他年纪尚小的时候还可以忍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为一国之君的万历却受着三个人的压制,自然不免对这三个人怀恨在心。所以,张居正一死,冯保接着倒台,而没有内相和外相的支持,李太后此时也拿神宗没办法了,所以万历便翻了身。(还有一说,是张居正死前得的重病,起因是火气太旺,而神宗为了让张居正早死,便赐给增加火气的药物。从这一方面讲,可以说神宗是先除掉张居正,接着除掉冯保,太后那座大山自然也就坍塌了。)

另一方面,张居正是万历的帝师,一方面出于对“学生”的负责,另一方面要在其他大臣面前立威,张居正会苛责万历,有时甚至是“怒吼”。这样一来,一种叛逆的心情便滋生了,而且愈演愈烈,最终变为抱负。

再一个方面,虽不十分可靠,但也未必不可信,就是万历的生母李太后和张居正很“暧昧”,只是由于彼此的身份才没有结合。这个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神宗十八岁时,曾经醉酒调戏宫女。冯保向太后告状,太后愤怒之余,差点废掉神宗帝位。此时众人皆苦苦哀求,李太后不许。只有张居正一求情才生效。在一个,李太后在神宗面前总说凡事要听先生的,而且对张居正颇为关心。若此种说法成立,那神宗自然是杀张居正方能后快。

下面再说一下外因:

首先,张居正的身份不正。按照实际身份,张居正是大学士,而大学士在明朝自始至终是五品官。而且大学士一开始只是皇帝的顾问,没有预闻政事的权利,只是后来皇帝渐渐慵懒而且不能处事,所以大学士权利才重起来。这是一点。另一点,内阁的阁臣一般是某部尚书兼大学士,这样才能称其为宰臣,上朝出班是在其他尚书的前面。(明朝的政治制度,部(六部)院(都察院)长官是最高行政官员。而如果仅仅是大学士的话,他必须走在其他尚书后面。而张居正以大学士之身号令朝廷,其他人自然不满。所以当时人多说:你只是皇帝的顾问,并非朝廷的行政长官,我们凭什么听你的。
同时,张居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地位,必须任用服从自己的人。这也必定引起士大夫的不满。多以张居正一死,弹劾他的奏章满天飞。

其次,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必然触动统治阶级权贵们的利益,张居正的改革也不例外。这也为他死后遭到的清算埋下了伏笔。

再次,可以说张居正十年的改革,是和冯保的支持分不开的。但和太监合作,终为当时的清流所不耻。

有这么多的理由,万历自然要收拾张居正。

回答(3):

张居正一切的改革着已于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因而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损害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自己在政策及用人上也存在一些失误,他死后,有些人就开始了肆意的报复和攻击。而神宗呢? 居正在位时,他不是一直尊其为师吗?那是出于需要与无奈。他早已耿耿于居正的震主之威。据传,一日万历读书,念到“色勃如也”时,误将“勃”读成了“背”。突然听见身边一声大吼:“这个字应该读‘勃’!”居正这一声大吼,让万历真的有些“勃如”了。但碍于居正当权,没有发作。但从此,居正在万历心里便不是敬爱,而是敬畏了。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这是帝王的逻辑!居正既死,神宗这个已经成年的以享乐和追求财富积累为天性的年轻皇帝,开始寻找一种复仇的快慰。
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
不久,言官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
百度百科上有详细介绍 ~~~

回答(4):

不是光一个生殖系统跟肾有关系,还有内分泌功能以及泌尿系统功能,都有肾的表现,所以不要只是补肾,也要补肾脏,只有这样才能让肾真正好起来。

回答(5):

简要的说是,张居正在职期间,权利几乎大过皇帝,他作为首辅有权驳回皇帝的命令,那时万历一直在他的阴影之下执政。理所当然,当张居正退下来的时候,万历肯定要报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