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有哪些技术要求及演唱特点?

2024-11-18 06:15:2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呼吸:美声学派很讲究气息的支持和运用,并把呼吸当作是歌唱的基础。

2.起音:良好的起音乃是良好发声的基础,是气息、声带闭合和共鸣腔调整三者谐调配合的结果。

3.音质:丰满、圆润、松弛、明亮、带有金属色彩、富有共鸣和致远力的音质是美声唱法区别于其他唱法最主要和最可贵的特征。它贯穿在整个音域所有声区中。

4.声区的统一

美声学派的创始者卡契尼认为人声分为两个声区,即胸声区及头声区。而在18世纪以来人们则把人声分为三个声区:胸声区、中声区和头声区。加尔西亚指出:“应当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胸声的位置找对,找好了之后就立即没法使胸声区和次一个声区连结起来,逐一练习从一个声区到另一声区的过渡”。“破裂音”是声区明显变换的结果,消灭“破裂音”,统一声区必须采用“混声”,加尔西亚指出:“假声区和头声区的联结,只要使咽部处于唱关闭音的位置,声门像元音i所要求的那样闭拢,就可以做到两个声区的连接。”八度以上的音阶或琶音练习最适合于练习声区的统一。声区的统一是声乐教学的试金石。

5.声音的连贯

声音的连贯是美声唱法的风格特征和技巧基础。加尔西亚认为,“连唱(legato)的技能是最重要的特长,别的演唱方法都从属于它而且仅仅是它的变体,应用这些变体只不过为了更丰富连唱法。”“为了把连唱法唱得尽善尽美,音准必须非常正确,在时值、力度和音色方面要唱得相同,各音之间必须同等程度地相连。”兰培尔蒂认为“谁要是不会连贯地唱,那他根本不是在唱歌”。

6.音量的控制

古代美声学派并不追求宏大的音量,当时的箴言是“追求音质,音量自然而来。”而在16世纪,为了要在广场上演出,使宣叙调演唱具有明亮的共鸣,就得要有充足的呼吸支持和洪亮而致远的音质,为了要用独唱取代人数众多的童声合唱,就必须取得宏大的音量。

7.颤音

培特罗·托西认为:“一个能够完美地演唱颤音的人,即使他唱不好其他装饰音,也总是胜过别人的;一个人如果不会唱颤音或是唱得不完美的话,无论他在歌唱方面多么博学,他永远也不会成为伟大的歌唱家。”

颤音是由两个高度确定的音,以半音、全音或三度音程做快速的、均匀的、带有重音的交替进行。唱颤音时必须使喉头由上至下发出正确的颤动,动作越是正确、放松和均匀。各音之间的音程也就越准确。颤音总是以主要音开始和结束。颤音是健康声乐技巧的一种属性,就像好的音色一样,是优秀歌声所需要的一种良好的表现手段。

8.声音的弹性及灵活性

十七八世纪把灵活性作为衡量歌唱技巧是否成熟、松弛、自如的标志。轻巧的装饰音、快速灵活的花腔走句,珠走玉盘般的快速练习。托西认为:“虽然花腔乐句本身并没有足够的感染力来打动听众的内心深处,它主要不过是使听众对歌唱者的才能(嗓音的灵活性)感到惊讶而赞叹的一种手段。”“如果花腔乐句演唱得很精彩的话,它们会引起掌声,并且有助于歌唱者演唱各种各样的风格。”“花腔乐句的优美动听之处在于音准、流畅、匀称、精确及轻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