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初探

2025-04-14 14:15: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教师应改变观念,深入了解学生
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成长。教小学生学美术并不是要培养他们成为美术家,而是让他们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比如观察能力、绘图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教师理应多了解学生,学会尊重学生的思考。只有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才能正确评判他们的作品。
二、教师应切实搞好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教师是搞好美术教学的重要力量和基本依靠对象。他们道德的水平高低、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美术教育的成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仅仅传达他人的思想,他们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创造性的加工处理,或者补充充实,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推动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1.采取有效合理地教学策略
学生没上学之前,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能画画就会给予夸奖和鼓励,上学之后他们就会主要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学生的能力,这样,学生的绘画天性会被慢慢的扼杀在无形之中。美术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通过更新教学的观念,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不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发现、探索新鲜事物的优秀品质,这是所有创造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具有勇往直前、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要有提高美术课新颖性的美好愿望。有创造性的美术教师经常会有灵感迸发,会不断地改进教学质量,会使自己的教学带有无穷的活力。
在课堂上,美术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地学习气氛,支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新的潜能,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做,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绘画与音乐结合起来。首先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学生仔细地听。在学生听每段音乐的同时,他们手中的画笔也会在纸上自由的运动,这就是音乐对绘画的启发与影响。这类体验活动的重点要放在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上,当动听的音乐停止的时候,每个学生也完成了他们的即兴作画。然后可以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美术墙上,让学生们一起参与讨论,找出创作的相似点与不同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了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有效利用课堂以外的学习资源
课外美术资源的积极开发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了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能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大,进一步拓展知识,还可以有效弥补学校资源与设施的欠缺。
首先,开发家庭的美术资源,因为除了学校,学生所处的时间最长的环境就是家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创造力,这与家庭氛围的陶冶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指导有条件的家庭购买一些美术视频资料、书籍等,再利用家中的DVD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学习。此外,也可以举办一些家庭展览会、艺术会等,这样不仅活跃了家庭气氛,更让学生参与了艺术的实践。
其次,社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能使学校所处地区的有效资源得以充分挖掘,不但可以使资源的浪费和闲置问题得以解决,又可以为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开辟更广阔的天空。比如,学校所处的社区会有艺术团体、文化馆等单位,这其中肯定不乏绘画、美术等方面的能人和高手,教师们要和他们有充分的联系,最好就是邀请他们进学校,为学生指导或授课;也可以与社区的文化以单位联合来举办艺术节、美术节,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逐步培养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