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育银鲫的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

2024-11-01 13:32: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异育银鲫系采用异源精子激发银鲫卵进行雌核发育而繁殖的一种优良品种,这一育种技术已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异育银鲫人工繁殖技术虽不复杂,小批量的繁育一般的养殖场都能做到,但要进行规模化人工繁殖就必须对繁殖技术的每个环节都熟悉,稍有闪失,就有可能给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根据本单位良种试验基地10多年进行异育银鲫规模化人工繁殖实践(年繁育异育银鲫苗2000万尾以上),总结了异育银鲫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供参考。 亲本性状优良,数量充足,性腺发育良好,是异育银鲫人工繁殖顺利进行的基础,也关系到苗种质量的优劣。
1.1 亲本选择
母本选择方正银鲫或其杂交子代(异育银鲫),入选标准为:侧线鳞30~32个,外观体形:头小、体高、背厚,体格健壮,无伤、病、残,年龄2~3龄,体重250g以上,腹部侍腊漏略膨大。选择时要注意剔除雄性鲫,也不要把其它鲫误认为银鲫选用。
父本选择兴国红鲤、建鲤,入选标准:体长、高、背厚,外观强壮,无伤、病、残,年龄2~3龄,体重500~1000g,稍挤压腹部有黄白色精液流出。选择时严禁混入雌性鲤。
亲本选择时间:10~12月。
计划繁苗与亲本选留量:以计划繁殖100万尾异育银鲫小乌为例,初产母本需150~200kg,经产母本需100~150kg,父本减半。
1.2 亲本培育
1.2.1 培育池 面积1000~2000平方米,水深1.5~2m,池底平坦,淤泥少,排灌方便,不渗漏。培育池在放养亲本前需彻底清塘,进水时严格过滤,严防各种野杂鱼混入,并除净塘边杂草,防止亲鱼自行产卵。
1.2.2 亲本放养及培育 母本放养密度为2000~3000 kg/平方公顷,父本放养密度为2500~3500kg/平方公顷。母本与父本分池培育,做到专门投喂和管理。
秋冬季培育:亲鱼从秋季开始强化培育,以促进其性腺发育。投喂的饲料以豆饼、小麦、颗粒饲料为好,颗粒饲料粒径大小以适口为度,豆饼、小麦浸泡投喂效果更佳。日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入冬后,投饲量要减少,日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1%~2%,天气晴朗时可稍增加。春季培育:开春后,日投饲量按鱼体总重量局宏的3%~5%投喂,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并适当加注新水,以促进其性腺发育成熟。在临近繁殖期(15d)停止注水,否则易诱发流产。
产后培育:产后亲鱼体质虚弱,需精心护理。要求水质清新,饲料质好、量足、易消化,环境安静。 2.1 催产期的掌握
异育银鲫的繁殖期因各地气候不同而异,长江流域一般在4月上、中旬,其他地区,当早晨水温达18℃并且天气预报连续3d没有寒流,温度不会剧降,便可进行催产。催产季节要勤于观察鱼情,防止大批流产。
2.2 催产前的准备
2.2.1 鱼巢的制作布置(人工授精,受精卵脱粘后流水孵化可省去此步骤) 鱼巢以柳树顺根和棕榈树皮为好,鱼巢使用前以3%的石灰水浸泡15min或蒸煮30min,然后从基部扎成束捆缚在竹竿上备用,竹竿长度以1.5m为佳,每束鱼巢间隔20~30cm为好。自然产卵受精在亲本催产后即将鱼巢布置在产卵池近岸处水面下10~15 cm处,并相对集中一些。鱼巢的投放量一般以每尾雌鱼1束为宜。
2.2.2 产卵池的准备(人工授精可省去此步骤) 产卵池在亲鱼产卵前第8~1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900~1200kg/平方公顷,杀灭敌害和野杂鱼。同时清除池内草、砖、石等杂物,以免鲫鱼在上面产卵。清塘后2~3d注入清洁的新水,注水时用密网过滤,水深1.0~1.2m为宜。
2.3 催产亲本的选择
选出性成熟好的亲本是提高催产率、产卵量和获得优质鱼苗的关键。
雌性成熟亲鱼:外观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翻转鱼体可见腹部凹陷,生殖孔红润,稍压可见到灰黄色卵粒。
雄性成熟亲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即散。
2.4 催产剂及其使用
常用的催产剂有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鱼类脑垂体(PG)。雌性银鲫的催产剂量:脑垂体用量为每千克鱼重注射5~6 mg,雄性鲤鱼减半;或者每千克鱼注射LRH-A30μg和 HCG1200IU,雄性鲤鱼减半。
将催产剂按每千克鱼注射2mL,用0.7%生理盐水配成注射液,注射部位在亲鱼胸鳍基部,注射针头与鱼体轴成45°角刺入,将催产剂一次注入鱼体。自然产卵受精,注射时间下午13~15时,产卵时间在次日凌晨至清晨。此时环境安静,有利于产卵。人工授精注射老烂时间下午17~18时,效应时间在次日早晨6~8时,有利于人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