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她的父亲武士彟还曾是唐高祖李渊的开国功臣,而母亲是隋朝的宗室宰相杨达的女儿
贞观十一年武氏被唐太宗李世民册封为才人进宫,在入宫之时,母亲杨氏十分担忧女儿的命运,都说宫里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也不知将来还能不能见到,武氏本人倒觉得没有什么,反而安慰母亲道:“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这是怎样的一种豁达心态啊,与男子胸襟有得一比。
可是直到太宗死的那一年,她依然是个才人,入宫十四载,位份都没什么晋升,可见她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嫌弃比自己大了25岁的太宗的,年龄、见识、阅历什么的都不在一个高度,交流起来,能够欣赏的也就只有对方的人品性格了吧!没有一点进取心,根本不想和其他后宫女子争夺宠爱。
可是一遇到比她小4岁的高宗李治,武氏就有了斗争的动力,说明武氏对高宗还是十分喜欢的。两人年龄相当,又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救自己于水火,是高宗改变了武氏后来的命运。
重返皇宫,被封“昭仪”,承蒙圣恩,武氏感恩之余,希望用行动报答高宗,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当高宗被前朝的王皇后家族和萧淑妃势力所挟制的时候,武氏知道,这是她的机会。于是她和高宗形成同盟,共同对抗这些势力。
武氏被册封为后,成功扳倒了王、萧两个大头,高宗也收回了皇帝的权力,实现了中央集权。此时的武氏和高宗是荣辱一体的。命运已将两人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高宗病重,宫里的、宫外的,后宫的、朝堂的,几乎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武则天来管理,高宗心里感激武氏的同时,心里也忌惮着自己这位皇后。
但是在自己的几个儿子贬的贬,死的死的情况下,他无奈只能在将去之时,留下遗诏“皇太子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其服纪轻重,宜依汉制……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也就是说,高宗担心李显这个儿子懦弱无能,不能控制朝堂局势,于是就让有着丰富政治经验的自己的老婆像老师一样辅导他做皇帝。
可是高宗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遗诏以后还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李显登基后,每逢决策都要听取武后的建议,渐渐地,他就开始不耐烦了,谁也不想天天做什么事都被管着,他就开始纠结势力和武后对抗。对于这个儿子,武后其实也是相当无奈的。
高宗遗诏让自己辅佐他,但是李显此人懦弱无能,做事不经大脑,极易被人煽动,特别是他居然放出“把江山给了韦元贞又如何?”这种话,武后不得已把这个傻儿子赶下台,立自己最小的儿子李旦为帝,她开始临朝称制,改元光宅。
武则天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的执政能力十分的不信任,最后,为了名正言顺的处理朝政,干脆就直接当上了女皇。最后自己守住了江山,将之还与李家,也算是了却了心中的记挂。
扩展资料
女主武王
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
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子,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
贞观(627年-649年)初年,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昼出现。太史令李淳风占卜说:“女主昌。”这时民间又广传《秘记》之言称“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唐太宗听说后非常不悦。后来,负责守卫玄武门的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籍贯武安)在酒宴上道出自己的小名为“五娘子”,因他的“官邑属县”都带有“武”字,遭到太宗猜忌,最终被下诏诛杀。
太宗曾私下问李淳风:“《秘记》所言可信吗?”李淳风答:“臣仰观天象,俯察历数,发现此人正在陛下宫中(指武则天),是陛下的妻妾,不出三十年将成为天下之主,把李唐子孙屠杀殆尽,已成定数。”
太宗不以为然,说:“把凡是有嫌疑的人统统处死如何?”李淳风答道:“此乃天命,不能违背。未来称王的人杀不了,再杀也只能徒增无辜。况且三十年后此人已老,也许心存善念,祸害小些。
现在即便找到并处死她,那么上天或许会降下更为强大的人,那么恐怕陛下子孙将无一幸免。”太宗认为李淳风所言有理,便不再过问此事。
天授二年(691年),即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李君羡的家属入朝申冤。武则天也认为自己才是“女主武王”,于是追复李君羡的官爵,以礼改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1、武则天从小精通文史,聪敏机智,性格倔强。十四岁时,被唐太宗招选入宫,封为才人(嫔妃的称号),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太宗死后,她寄身长安感业寺为尼。
高宗即位,因与媚娘早有旧情,让其蓄发还俗,再次接入宫中,晋升为昭仪(位列九嫔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后)。公元655年(永徽六年)十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2、公元683年(弘道元年)12月,高宗病死,年56岁。第二年正月,太子李显即位,就是唐中宗。中宗立韦氏为皇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后因武则天不满中宗加封皇后韦氏之父玄贞为侍中,又废掉了只当了一个月皇帝的中宗为广陵王。中宗被废后,武则天立四子李旦为帝,即唐睿宗。睿宗即位后,不过问朝政,一切政事全由武后裁决。同年九月,武则天改年号为“光宅”。
公元690年(天授元年)11月,唐睿宗秉承武则天的旨意,上表奏请太皇后称帝,并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自立号为圣神皇帝,以李旦为皇嗣,改诏为制;并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武瞾。
扩展资料:
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武则天的政治手腕:为当皇帝亲杀死十位至亲(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