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稷、麦、菽、稻分别读作:shǔ 、jì、mài、shū、dào。
一、黍
黍(拼音:shǔ)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散开了穗的成熟的黍的形象。该字形有的加“水”,大概是表示需要用水灌溉。黍是一种粮食作物,与稻类相似,俗称黄米。
二、稷
稷(拼音:jì)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产生时代可能更早。稷本义是一种粮食作物,但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说为谷子,一说为高粱,一说为不粘的黍。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百谷之长。稷由百谷之长演变为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后成为国家的代称。
三、麦
麦,拼音:mà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形声字兼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来,从夂,为来字的分化字。本义是指到来,后到来之义反而用本当小麦讲的来来表示。麦子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等。秆可用于编织或造纸。麦也是汉字部首之一。
四、菽
菽是一个汉字,读作shū。篆文写作“尗”,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后写作“菽”,成了形声字,“艹(草)”为形旁,“叔”为声旁。“菽”为豆类的总称。
五、稻
稻(拼音:dào),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具体产生时间不详,有人认为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上部是“米”;下部像装稻米的筐形容器。后来变成形声结构,从禾、舀声。“稻”本义为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稻子实称“稻谷”,去壳后就是“大米”,供食用。《周礼》中有“稻人”一职,是专管植稻的官吏。
一、黍
黍(拼音:shǔ)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散开了穗的成熟的黍的形象。该字形有的加“水”,大概是表示需要用水灌溉。黍是一种粮食作物,与稻类相似,俗称黄米。
二、稷
稷(拼音:jì)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产生时代可能更早。稷本义是一种粮食作物,但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说为谷子,一说为高粱,一说为不粘的黍。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百谷之长。稷由百谷之长演变为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后成为国家的代称。
三、麦
麦,拼音:mà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形声字兼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来,从夂,为来字的分化字。本义是指到来,后到来之义反而用本当小麦讲的来来表示。麦子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等。秆可用于编织或造纸。麦也是汉字部首之一。
四、菽
菽是一个汉字,读作shū。篆文写作“尗”,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后写作“菽”,成了形声字,“艹(草)”为形旁,“叔”为声旁。“菽”为豆类的总称。
五、稻
稻(拼音:dào),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具体产生时间不详,有人认为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上部是“米”;下部像装稻米的筐形容器。后来变成形声结构,从禾、舀声。“稻”本义为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稻子实称“稻谷”,去壳后就是“大米”,供食用。《周礼》中有“稻人”一职,是专管植稻的官吏。